[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8040.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停停;张建斌;杜越;姜波;盛丽雯;高圆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F24D3/18;C02F1/72;C02F1/50 |
代理公司: | 61220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刚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余热水 循环水输送系统 输送系统 节水处理系统 自动加药 循环水余热利用 输出控制指令 全自动运行 吸收式热泵 循环水输送 水资源 精准控制 循环利用 药剂加药 采样 热泵 电厂 节水 检测 改进 | ||
一种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厂节水处理系统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输送系统、余热水输送系统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设置循环水输送系统、余热水输送系统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循环水输送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余热水输送系统从循环水输送系统进行采样并输送至自动加药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并通过自动加药控制系统输出控制指令实现自动加药与节水利用,提高了循环水余热利用效率,减少热泵污堵,实现药剂加药量的精准控制,不仅全自动运行,而且节省人力,减少水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厂节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节能节水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发电厂作为耗能大户,存在大量循环水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在绝大多数电厂中,循环水冷却汽轮机蒸汽后直接进入冷却水塔降温,造成能量的浪费,只有个别电厂安装了吸收式热泵来回收本部分能量。然而,对于热泵余热水及循环冷却水依然采用落后的处理方式,人工取样分析化验滞后,加药量过量,造成热泵污堵、冷却水塔腐蚀结垢等设备问题以及药剂和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输送系统、余热水输送系统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所述循环水输送系统包括冷却水塔、冷却水池、循环水泵、凝汽器和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入口连接凝汽器,出口连接冷却水塔;所述冷却水塔与冷却水池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入口连接冷却水池,出口连接凝汽器;
所述余热水输送系统包括余热水泵、吸收式热泵、余热水取样罐和余热水管;所述余热水泵的入口通过余热水管与前述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余热水泵的出口通过余热水管与吸收式热泵相连通;所述吸收式热泵与前述冷却水池通过余热水管相连通;所述余热水取样罐的入口通过余热水管与前述循环水管相连通;
所述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仪、控制器、试剂储罐和计量泵;所述检测仪的入口与前述余热水取样罐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检测仪的输出口依次经控制器、试剂储罐和计量泵与前述余热水泵相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入口设置有进口电动阀,出口设置有出口电动阀。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所述循环水输送系统还包括冷却水补水管和冷却水排污管;所述冷却水补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补水电动阀;所述冷却水排污管上设置有冷却水排污电动阀;所述冷却水补水管的出口与冷却水池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排污管的入口与冷却水池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补水电动阀和冷却水排污电动阀均与前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所述冷却水补水管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补水取样罐;所述冷却水补水取样罐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冷却水电导率检测仪。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所述检测仪包括PH在线检测仪、氧化还原电位自动检测仪、腐蚀速率及污垢热阻自动检测仪和余热水电导率检测仪。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所述试剂储罐包括硫酸储罐、非氧化性杀菌剂储罐、氧化性杀菌剂储罐和腐蚀阻垢剂储罐;所述计量泵包括硫酸计量泵、非氧化性杀菌剂计量泵、氧化性杀菌剂计量泵和腐蚀阻垢剂计量泵;所述硫酸储罐与硫酸计量泵相连接;所述非氧化性杀菌剂储罐与非氧化性杀菌剂计量泵相连接;所述氧化性杀菌剂储罐与氧化性杀菌剂计量泵相连接;所述腐蚀阻垢剂储罐与腐蚀阻垢剂计量泵相连接。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吸收式热泵余热水自动加药节水处理系统,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双效气浮用涡凹曝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