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7932.1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图强;刘卫民;陈晓东;郝利炜;刘鹏飞;姜树丰;黄海林;郭建平;李巍;申前进;郑云生;王嘉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9/00;B01D29/3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过滤筒 防堵装置 清理组件 非工作位置 渗沥液 环境污染物 过滤筒套 清理装置 外侧设置 现有设备 移动方便 过滤孔 有效地 侧壁 外壁 与非 外围 改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及方法。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包括过滤筒以及清理组件;过滤筒套设在潜水泵上,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孔组;清理组件固定连接在储坑的侧壁上;过滤筒与潜水泵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在非工作位置,清理组件清理过滤筒的外壁上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通过在潜水泵的外侧设置过滤筒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进入到潜水泵中;通过在潜水泵的非工作位置设置清理装置,使得潜水泵在该非工作位置时,清理组件能够及时清理潜水泵外围的过滤筒上的杂质。此外,该防堵装置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安装及移动方便快捷、没有新增环境污染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大约近2亿吨生活垃圾,垃圾存量高达60亿吨。这些生活垃圾普遍采用如填埋、焚烧等单一的方式。垃圾填埋所占用的耕地达70余万亩。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县城,绝大多数位于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农村附近。这些地方由于缺乏较大规模和比较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只好采用简单的生活垃圾焚烧或简易填埋、露天堆放等办法,造成臭气外溢、二噁英超标、灰渣和渗沥液泛滥等二次污染,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窑可以产生大量高温、余热和负压。这些特有资源为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并实现联产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而且为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节约土地资源打下基础。因此,利用水泥窑炉处置生活垃圾,与其他处置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效果好、残渣利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解决我国“生活垃圾围城”困局的一条新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具有强烈恶臭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垃圾处理过程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水质复杂,危害性大。有研究表明,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有机污染物63种。其中,烷烯烃6种,羧酸类19种,酯类5种,醇、酚类10种,醛、酮类10种,酰胺类7种,芳烃类1种,其他5种。其中已被确认为致癌物1种,促癌物、辅致癌物4种,致突变物1种,被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6种。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如图1所示,目前处理工艺是垃圾进入水泥厂全密闭式垃圾储坑后经过堆存,经过压力机,挤压出垃圾渗沥液,将垃圾输送入水泥窑焚烧。流入渗沥液汇聚坑的渗沥液经过潜水泵加压,再排出处理。
渗沥液经由渗沥液排出孔流入汇聚坑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携带了一些毛絮以及软体粘稠物,逐渐的会将堵塞潜水泵的入口过滤网堵死,导致潜水泵无法工作。当前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行走式吊车将潜水泵吊出地坑,人工清理潜水泵过滤网。由于垃圾和渗沥液具有强烈的恶臭,为防止臭气外泄,整个垃圾储坑和车间均采用全密闭方式建造。当车间内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特别是在夏季,维修环境又热又臭,给维修工人带来了非常大的维修难度。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危险。频繁堵塞,工人情绪很排斥,不得不拆除过滤网,但是毛絮等杂物进入输送管道后,在后续的雾化喷嘴处会产生堵塞,只好将雾化喷嘴拆除,直接向水泥窑内喷入,这样对高温设备会造成损害,由于雾化不好,焚烧不彻底,还会导致一部分未焚烧残余污染物排向大气,造成大气污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沥液用潜水泵的防堵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沥液用潜水泵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7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涡轮发动机压气机的气隙翅片
- 下一篇:一种进样瓶废液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