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7346.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启能;郑达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众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3 | 代理人: | 樊宝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复合 式流道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包括水冷排结构、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水冷排结构包括第一储液盒、第二储液盒、排管及散热片,在第一储液盒、第二储液盒和一部分排管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流道,在第一储液盒、第二储液盒和另一部分排管之间形成有第二输水流道,第一输水流道和第二输水流道互不相通;第一泵送结构固定在水冷排结构且连通第一输水流道;第二泵送结构固定在水冷排结构且连通第二输水流道。因此,不仅结构紧凑、成本低廉,还能够确保通风效率及热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液冷装置技术,尤指一种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件的运算速度不断提昇,其所产生的热量亦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解决高发热量的问题,业界除了陆续开发高导、散热效能的热管或均温板外,亦有业者朝着液冷式散热装置的方向进行设计和研究。
熟知的液冷式散热装置,主要包括一水冷头、水泵、一水箱、一水冷排及复数输水软管,其中水冷头、水泵和水冷排大都是透过输水软管和接头进行连通。
然而,熟知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虽然具有高效能的散热效果,但在实际的使用上却存在以下的问题点,其仅能够提供单一热源来进行热交换,在多数热源的环境中,往往必须同时装设多数组的液冷式散热装置来提供使用,如此不仅成本高,且会占据内部的有限使用空间,进而在安装和维护过程皆相当的繁琐和不容易,且会造成通风效率及热传效率的不明显。另,由于各组成元件之间是透过输水软管和接头做连通,如此极易在各连接处产生难以解决的漏水问题,并导致其周边电子元件因受潮而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之目标。
【发明內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其是透过水冷排结构的共用,不仅结构紧凑、成本低廉,还能够确保通风效率及热传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包括一水冷排结构、一第一泵送结构和一第二泵送结构,该水冷排结构包括一第一储液盒、与该第一储液盒间隔设置的一第二储液盒及分别连通该第一储液盒和该第二储液盒的复数排管,在该第一储液盒、该第二储液盒和一部分各该排管之间形成有一第一输水流道,在该第一储液盒、该第二储液盒和另一部分各该排管之间形成有一第二输水流道,该第一输水流道和该第二输水流道互不相通,该水冷排结构还包括复数散热片,各该散热片是套接在各该排管且形成在该第一储液盒和该第二储液盒之间;该第一泵送结构固定在该水冷排结构且连通该第一输水流道;该第二泵送结构固定在该水冷排结构且连通该第二输水流道。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透过对各组成元件做适合布置,如此以大幅度地缩小液冷装置的整体体积。本案透过各排管与各内盒体的焊固结合,不仅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还具备有高效能的散热机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组合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复合式流道的液冷装置之另一视角组合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之水冷排结构的基底座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之第一储液盒、第二储液盒、排管和散热片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之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液冷装置之使用状态组合剖视图(一);
图7是本发明液冷装置之使用状态组合剖视图(二);
图8是本发明液冷装置之使用状态组合剖视图(三);
图9是本发明液冷装置之使用状态组合剖视图(四);
图10是本发明液冷装置之另一实施例组合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7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