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6947.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乔占峰;沈安江;孙圆辉;张杰;邵冠铭;曹鹏;孙晓伟;吕学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平;周永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相 碳酸盐 夹层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海相碳酸盐岩取芯段岩心的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岩心薄片数据包括:取芯段深度数据;根据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确定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测井响应标志包括:测井数据、测井曲线形态和旋回位置;根据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识别全井段的隔夹层;基于隔夹层段和在隔夹层预定范围内的渗透率、以及开发动态数据确定各隔夹层的有效性,开发动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动力模块地层测试数据、生产测井测试数据和注水效果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识别海相碳酸盐岩的隔夹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地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隔夹层是指厚储层中发育的渗透率较低的层状地质体,是影响流体在储层中流动的重要因素,其类型和分布特征对于确定油藏开发方式、完井方案、注水方式、剩余油分布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于隔夹层的识别技术主要是针对碎屑岩隔夹层,而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在沉积体系方面、岩石物性方面和后生成岩改造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现有的针对碎屑岩隔夹层的识别技术不适用于对于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分布预测。
也就是说,目前对于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识别和分布预测尚无成型且可靠的方法流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及的目前缺少识别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海相碳酸盐岩取芯段岩心的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所述岩心薄片数据包括:取芯段深度数据;根据所述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确定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所述测井响应标志包括:测井数据、测井曲线形态和旋回位置;根据所述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识别全井段的隔夹层;基于隔夹层段和在隔夹层预定范围内的渗透率、以及开发动态数据确定各隔夹层的有效性,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动力模块地层测试数据、生产测井测试数据和注水效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海相碳酸盐岩取芯段岩心的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所述岩心薄片数据包括:取芯段深度数据;测井响应标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岩心薄片数据和测井标定深度确定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所述测井响应标志包括:测井数据、测井曲线形态和旋回位置;全井段隔夹层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识别全井段的隔夹层;有效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隔夹层段和在隔夹层预定范围内的渗透率、以及开发动态数据确定各隔夹层的有效性,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动力模块地层测试数据、生产测井测试数据和注水效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根据获取的海相碳酸盐岩取芯段岩心的岩心薄片数据来确定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之后基于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标志来识别全井段的隔夹层,随后根据隔夹层段和在隔夹层预定范围内的渗透率、以及开发动态数据来确定各隔夹层的有效性,如此,可以识别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及其类型,并分析隔夹层的有效性,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