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6863.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国;黄俊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4;B28B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兰艳林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叶型 混凝土 夹心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及其制备方法,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包括叶板组件和连接组件,叶板组件包括第一混凝土叶板、第二混凝土叶板和第三混凝土叶板,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拉结件和若干第二拉结件,各第一拉结件均连接于第一混凝土叶板和第二混凝土叶板之间,各第二拉结件均连接于第二混凝土叶板和第三混凝土叶板之间,各第一拉结件和各第二拉结件交错设置且均为混凝土块拉结件。由于各第一拉结件和各第二拉结件呈交错设置,这样便保证了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的隔热保温性能,通过将各第一拉结件和各第二拉结件由混凝土块构成,这样便保证了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的整体强度,实现了对其保温性能和整体强度的兼顾。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得益于其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在建筑行业已逐渐得到应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主要由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叶板、中间的保温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叶板的拉结件构成。
现有技术中,拉结件多由钢筋或纤维增强树脂材料构成,钢筋虽保证了其拉结强度,但会产生较大的热桥效应,进而降低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的保温性能,而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又无法为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提供较高的整体强度,如此便会导致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和整体强度无法兼顾。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和整体强度无法兼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叶型混凝土夹心板,包括叶板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叶板组件包括依序叠加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叶板、第二混凝土叶板和第三混凝土叶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拉结件和若干第二拉结件,各所述第一拉结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叶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之间,各所述第二拉结件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和所述第三混凝土叶板之间,各所述第一拉结件和各所述第二拉结件交错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拉结件和各所述第二拉结件均为混凝土块拉结件。
进一步地,所述叶板组件还包括两保温板,两所述保温板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叶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和所述第三混凝土叶板之间。
进一步地,两所述保温板均为泡沫保温板。
进一步地,所述叶板组件还包括三个树脂网格,三个所述树脂网格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叶板、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和所述第三混凝土叶板内。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树脂网格均为纤维增强树脂网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叶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三混凝土叶板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叶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三混凝土叶板的厚度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7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混凝土叶板的厚度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50mm。
进一步地,两所述保温板的厚度均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