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6568.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曾科宏;李刚;林晓晖;朱建新;秦彦军;杨文明;闫会朋;王赢;梁兴旺;刘勇;王飞;厉宇;马彦昉;谢侃;张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光缆 故障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缆技术领域。通过设置能够发射第一光信号的第一光源和能够发射第二光信号的第二光源,该第二光信号具有较小的线宽,在光缆中传输时,人为干扰产生的微弱信号即能使该第二光信号在该位置反射的光信号产生衰变。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光源,获取第一光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保存该衰减曲线,并标记该衰减曲线上的故障点,关闭第一光源,打开第二光源,获取第二光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通过改变人为干扰的位置,改变第二光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最终使第二光信号与第一光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的峰值的横坐标相同,人为干扰位置即为光缆故障点的位置,定位准确,便于快速修复故障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凭借其速度快、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目前主流的通信技术。我国大力推广建设光纤通信网络,光缆路由里程急剧增加。光纤通信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日益增长的光缆线路的维护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且困难。在光缆中的某个位置出现故障后,会造成通过该段光缆传输的信号数据不稳定等问题,甚至引起通信中断。因此,有必要及时获取光缆故障点的位置,并进行修复,以保证光纤通信的质量。
目前常用的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主要是OTDR(optical time-domain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该装置能够基于光的后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向原理,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从而获取光缆故障点的位置。
然而,使用上述OTDR测得的数据只能反映故障点到测量设备OTDR之间的光缆距离,由于光缆在铺设过程中有盘留等,造成光缆距离与该故障点到测量设备OTDR之间的实际距离并不相同,基于该光缆距离,难以在地面上准确地找到该故障点,所以定位不准。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目前常用地的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和方法定位不准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光缆故障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光纤依次相连的光源模块、开关模块、脉冲光产生模块、环形器和光电转换模块,以及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该环形器还用于连接待测光缆;
该光电转换模块、该信号采集模块和该信号处理模块依次电性耦接;
该光源模块包括用于发射第一光信号的第一光源和用于发射第二光信号的第二光源,该第一光信号具有第一线宽,该第二光信号具有第二线宽,该第一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
该开关模块用于依次:打开该第一光源、关闭该第一光源、打开该第二光源以及关闭该第二光源;
该开关模块还用于:依次将该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传输至该脉冲光产生模块;
该脉冲光产生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一光信号发射第一脉冲光信号,以及基于该第二光信号发射第二脉冲光信号;
该环形器用于:将该第一脉冲光信号传输至该待测光缆中,将从该待测光缆中反射回的第一反射光信号传输至该光电转换模块,以及将该第二脉冲光信号传输至该待测光缆中,将从该待测光缆中反射回的第二反射光信号传输至该光电转换模块;
该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该第一反射光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将该第一电信号传输至该信号采集模块,以及将该第二反射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将该第二电信号传输至该信号采集模块;
该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从该第一电信号中采集预设数量的第三电信号,将该第三电信号传输至该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从该第二电信号中采集预设数量的第四电信号,将该第四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
该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显示该第三电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以及该第四电信号对应的衰减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