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5985.X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芮白林;刘茂林;陈荣华;王金南;王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58;B21B1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带钢 轧制 中塌卷 方法 | ||
1.一种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的轧制步骤为:1)轧制机与控制部件连接,通过控制部件内设定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辊缝的标准辊缝尺寸数值;2)将待轧带材端头输送到轧制机的辊缝位置时,控制部件控制实际辊缝尺寸数值增大;3)待轧带材端头通过辊缝时,辊缝轧制的薄带钢的端头部位厚度尺寸大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4)待轧带材端头通过辊缝的时间达到设定的补偿时间后,控制部件控制实际辊缝尺寸数值减小,使得实际辊缝尺寸数值等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5)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将待轧带材轧制成薄带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控制实际辊缝尺寸数值增大时,控制部件控制实际辊缝尺寸数值增大为大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0.1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轧带材端头通过辊缝时,待轧带材轧制形成的薄带钢端头的厚度等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和增大的补偿缝隙尺寸数值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轧带材通过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辊缝形成薄带钢,薄带钢端头卷制形成薄带钢内圈,薄带钢内圈替代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薄带钢端头卷制形成薄带钢内圈时,薄带钢端头卷制多圈形成薄带钢内圈,薄带钢内圈的标准厚度尺寸在15mm-18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制机的下轧辊(2)活动安装在轧制机机架上,上轧辊(1)左端活动安装在一个滑块(6)内,上轧辊(1)左端的滑块(6)和下轧辊(2)左端的轧制机机架连接,上轧辊(1)右端活动安装在一个滑块(6)内,上轧辊(1)右端的滑块(6)和下轧辊(2)右端的轧制机机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左调节气缸(3)和右调节气缸同步伸缩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左调节气缸(3)和右调节气缸同步伸出时,控制部件控制实际辊缝尺寸数值增大,使得实际辊缝尺寸数值等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和补偿缝隙尺寸数值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制机的上轧辊(1)左端卡装在轧制机机架的左卡槽(5)内,左卡槽(5)设置为垂直布置的结构,上轧辊(1)右端卡装在轧制机机架的右卡槽内,右卡槽设置为垂直布置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带钢端头卷制多圈形成薄带钢内圈,当薄带钢内圈的实际厚度尺寸达到标准厚度尺寸时,控制部件控制左调节气缸(3)和右调节气缸同步收缩,控制轧制机的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实际辊缝尺寸数值等于标准辊缝尺寸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薄带钢轧制中塌卷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带钢的厚度尺寸控制在0.25mm-0.5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9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