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品比试验用播种带、播种带盘及播种带盘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5810.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大奇;史嵩;方志军;周纪磊;沈景新;何青海;孙庆波;滕梓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代理公司: | 37105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带 带状物 药区 肥区 播种 专用播种机 便于运输 劳动成本 品比试验 田间试验 粘结物 等距 定距 降解 预设 植入 株距 沟壑 土壤 覆盖 污染 运输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品比试验用播种带、播种带盘及播种带盘的制作方法,所述第一带状物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有若干布种区,每个所述布种区的周围设有布药区,每相邻两个所述布药区之间设有布肥区;所述第二带状物覆盖第一带状物上所有的布种区、布药区和布肥区,并与第一带状物连接;所述粘结物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大大减少了药物对大气以及土壤的污染,同时减少对药物的浪费;使用专用播种机将播种带植入试验地预设的沟壑内,即可实现快速定距定种播种,株距均匀,提高田间试验播种效率,材料容易降解,不污染环境,便于运输,可工业化生产,节省劳动成本,播种带盘便于播种带的存放和收集,同时便于批量播种带的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品比试验用播种带、播种带盘及播种带盘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田间的品比试验对于种子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品比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种子品比的客观性,应尽可能的减小种子的间距误差,现有技术中,往往需对株距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将种子播入土壤中,多种品种还需提前编种;这样的试验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测量和播种,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较高。
随着播种带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但现有的播种带功能过于单一,在将播种带植入土壤后仍需人工喷洒种子所需的药物和肥料,还未充分利用播种带空间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品比试验用播种带及播种带盘,大大减少了药物对大气以及土壤的污染,同时减少对药物的浪费;使用专用播种机将播种带植入试验地预设的沟壑内,即可实现快速定距定种播种,株距均匀,提高田间试验播种效率,材料容易降解,不污染环境,便于运输,可工业化生产,节省劳动成本,播种带盘便于播种带的存放和收集,同时便于批量播种带的运输。
基于上述播种带及播种带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播种带盘的制作方法,提高播种带盘的制作效率,解放人的劳动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品比试验用播种带,包括:
第一带状物,所述第一带状物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有若干布种区,每个所述布种区的周围设有布药区,每相邻两个所述布药区之间设有布肥区;
第二带状物,所述第二带状物覆盖第一带状物上所有的布种区、布药区和布肥区,并与第一带状物连接;
粘结物,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
种子,设置于第一带状物与第二带状物之间的布种区内;
药物,设置于第一带状物与第二带状物之间的布药区内;
肥料,设置于第一带状物与第二带状物之间的布肥区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布种区内仅设置一粒种子,每个所述布种区内种子的品种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布肥区位于相邻两个布药区的中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带状物与第一带状物的宽度和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一带状物与第二带状物的长度均能够根据种子和肥料的数量确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材料均为可降解纸质材料。所述粘结物为可降解的水性种子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带状物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二带状物的一条边连接。
优选地,所述粘结物附着在布种区、布药区和布肥区之外的区域。
一种播种带盘,带盘上均匀缠绕上述播种带。
一种播种带盘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送入第一带状物;
(2)涂覆粘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类种子发芽用简易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粒播种的包衣花生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