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25658.4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系统 制冷剂 检测 加注 装置 方法 | ||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涉及一种城轨车辆空调系统,解决现有城轨车辆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方式均需要将铜管切割开,检测及加注工序完毕后将铜管焊接严密,存在工艺繁琐,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在焊接后易出现泄漏等问题,包括视液镜和制冷剂充注阀;视液镜安装在空调机组制冷管路中干燥过滤器的下游位置,制冷剂充注阀安装在空调机组低压侧管路侧;制冷剂充注阀内部为贯通密封结构,并带有保护铜帽,本发明对城轨车辆既有空调机组制冷剂检测及充注方式进行优化,使用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有效的缩短空调机组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工序的操作时间,避免了此工序必须专业人员操作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及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主要用于处理车厢内空气,使之达到除湿、降温,给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空调机组制冷系统采用机械制冷方法,其系统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热力膨胀阀、室内换热器等几个主要部件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系统。在封闭系统里,由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进入室外换热器,经外界空气的强制冷却,冷凝成高压液体,进入热力膨胀阀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经分流器进入室内换热器,吸收通过室内换热器空气的热量,蒸发成为低压蒸汽,再经过汽液分离器被压缩机吸入,再次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受空调机组结构限制,在此封闭的系统中制冷容量无法直观进行检测,且需要通过将管路切割开的方式对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充放。
将制冷管路铜管切割开,将管路内制冷剂排放出,并用弹簧秤对制冷剂的重量进行称重,从而确定制冷剂是否满足制冷需求,如不满足制冷需求,则需重新加注制冷剂。此外,将需要加注的制冷剂存储罐放在弹簧秤上进行称重,确保加注的制冷剂的重量能够满足制冷需求,把充注口与高压维修管口连接且要在其上方以保证充注的制冷剂为液态,制冷剂加注完毕后将制冷管路的铜管焊接严密,确保整体管路的密封性。
现有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方式均需要将铜管切割开,将制冷剂释放出进行称重检测及加注,检测及加注工序完毕后将铜管焊接严密,此种操作工艺十分繁琐,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焊接后如焊接工艺无法满足要求则易出现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城轨车辆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方式均需要将铜管切割开,检测及加注工序完毕后将铜管焊接严密,存在工艺繁琐,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在焊接后易出现泄漏等问题,提供一种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加注装置,包括视液镜和制冷剂充注阀;所述视液镜安装在空调机组制冷管路中干燥过滤器的下游位置,所述制冷剂充注阀安装在空调机组低压侧管路侧;所述制冷剂充注阀内部为贯通密封结构,并带有保护铜帽。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剂检测加注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将所述制冷剂充注阀的管路连接端C焊接至空调机组内部制冷剂加注管路中的低压管路侧;
步骤二、采用扳手将压力表安装端D的保护铜帽移除,取出内部阀芯,将压力表安装至压力表安装端D;
步骤三、采用六角扳手打开充注阀锁紧端A,打通制冷剂充注阀内部通道;
步骤四、采用扳手拧出制冷剂充注端B的螺母,取出内部保护铜帽,将制冷剂加注管路安装在制冷剂充注端B,进行制冷剂加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城轨车辆既有空调机组制冷管路中增加视液镜用于指示制冷装置中液体管路的制冷剂状况和干燥程度,在空调机组低压侧管路增加制冷剂充注阀,便于释放以及充注制冷剂。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制冷剂的检测及加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