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4199.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金;林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34 | 分类号: | H04L27/34;H04W28/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数据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回程链路负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先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然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再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最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使得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解码得到第二上行数据,由于第一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后传输,所以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并且复杂度较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5G的概念被提出。5G主要从3个维度对未来移动网络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即峰值速率(同时对应容量)、连接数和时延。在峰值速率方面,5G要求达到10Gbps甚至20Gbps,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有更高的速率需求,这意味着峰值速率、容量和小区边缘速率的综合提升。这使得小区尺寸将不得不进一步减小,同时增设大量的基站,这会造成各个小区之间产生很大的干扰。
协作多点传输方案(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CoMP)是在多个基站之间引入协作,并通过在协作基站之间共享与传输相关的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调度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等,通过执行相应的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反馈控制,减少LTE系统中的小区间信号干扰,提高小区用户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接收信噪比,从而提升这些用户的系统吞吐量,改善用户通信质量。在CoMP中,基站合作共同为小区中的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多个基站在同一时频内为多个用户传输数据,将小区间的干扰信号转换为有用信号来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但是由于基站之间需要通过回程链路交换数据,例如,基站天线处接收的信号必须被采样传输,同时所有基站和所有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等也必须通过回程链路传输,所以这种方式会产生非常大的回程链路负载,又由于回程链路的容量有限,协作基站之间较大的数据量传输会导致较大的时延,从而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回程链路负载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回程链路负载。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先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然后,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上行数据的幅值和相位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接着,第一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
最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
由于第一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后传输,所以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并且复杂度较低。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之前,第一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聚类算法对星座点进行分类,能够降低整个数据发送过程中的算法复杂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学成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食品处理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