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029.X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王俊朋;房华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04;H01M10/0525;H01M2/3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519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卷芯极片 制备 方法 圆柱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具体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所述极片包括位于中部的涂布区、位于涂布区两侧用于连接极耳位的留箔区,所述至少一侧的留箔区边缘开有多个切口,所述切口沿着极片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极片卷绕成卷芯时多个切口相重合在卷芯端面形成进液通道,使注液后电解液能充分浸润正负极片,有效改善正负极片的浸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圆柱形电池,受其结构影响,在卷芯组装焊接后,极耳位受结构件挤压影响,极片与极片之间紧密压合在一起,导致注液后电解液下流通道被阻隔,正负极片中间部位无法完全浸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卷芯极片,所述极片包括位于中部的涂布区、位于涂布区两侧用于连接极耳位的留箔区,所述至少一侧的留箔区边缘开有多个切口,所述切口沿着极片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极片卷绕成卷芯时多个切口相重合在卷芯端面形成进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切口为菱形、矩形、方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切口深度为2-6mm。
进一步的,所述留箔区两侧的边缘开有多个切口,所述留箔区两侧的边缘的切口在同一轴线上。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所述圆柱形锂电池包括上述锂电池卷芯极片,所述锂电池卷芯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
一种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正/负极片,在整卷正/负极片辊压后在正/负极片收卷前,进行切割动作,在留箔区边缘开出多个切口;
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的顺序进行卷绕;
卷绕时卷芯的多个切口相重合在卷芯端面形成进液通道;
卷绕完成后制成卷芯。
进一步的,进行切割动作时,将所述正/负极片放置于刀具切割台面通过模切刀具对留箔区边缘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进行切割动作时,将所述正/负极片放置于刀具切割台面通过激光切割对留箔区边缘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在留箔区边缘开出多个切口后,对切割后的留箔区进行整平修复,把存在折叠的留箔区抚平后收卷。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卷芯极片、锂电池卷芯制备方法及圆柱形锂电池,通过在至少一侧的留箔区边缘开有多个切口,所述切口沿着极片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极片卷绕成卷芯时多个切口相重合在卷芯端面形成进液通道,使注液后电解液能充分浸润正负极片,有效改善正负极片的浸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锂电池卷芯极片实施例一极片卷绕成卷芯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锂电池卷芯极片实施例一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锂电池卷芯极片实施例二极片卷绕成卷芯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锂电池卷芯极片实施例二极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正交损失函数的多任务分类网络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