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3367.1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吕保丰;吕宝卫;曹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密云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井管 排水管 支撑底座 配合座 排水管端部 封闭组件 检查井 周面 技术方案要点 螺栓 连接缝隙 使用寿命 一体设置 承托槽 配合槽 装配式 承托 管径 漏水 有压 连通 排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井管和设置在井管周围的排水管,所述井管的周面连接有与井管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与对应排水管管径相同,连接管与排水管的端部相互对接,所述连接管与排水管的周面设置有将连接管和排水管连接处包裹的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和配合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承托连接管和排水管端部的承托槽,配合座上开设有压靠连接管和排水管端部的配合槽,所述支撑底座和配合座通过若干螺栓相互固定;所述连接管和支撑底座与井管一体设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少了井管与排水管连接缝隙的漏水情况发生,保障了检查井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排水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
现有的一种用于排水式的检查井,如图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井管,和设置在井管周面与井管相互连通的排水管。井管的周面上开设有通水口,现有的井管与排水管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将排水管插入进井管的通水口内,然后再对排水管与通水口的连接处做闭水处理,主要将水泥砂浆涂抹在排水管与通水口内壁的缝隙处进行封堵,从而使得排水管与井管相互粘连。
在检查井长期使用后,排水管与井管的连接缝隙经常受到水源的冲刷,而且井管内部水压较大时,会在排水管与井管的连接缝隙处施加沿排水管延伸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容易造成水泥砂浆的破裂和脱离,并造成漏水的情况发生。水源泄漏在井管的周围与土层接触,会造成土层的下陷,从而使得检查井周面的地面出现塌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其优点是减少了井管与排水管连接缝隙的漏水情况发生,保障了检查井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包括井管和设置在井管周围的排水管,所述井管的周面连接有与井管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与对应排水管管径相同,连接管与排水管的端部相互对接,所述连接管与排水管的周面设置有将连接管和排水管连接处包裹的封闭组件;
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和配合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承托连接管和排水管端部的承托槽,配合座上开设有压靠承托连接管和排水管端部的配合槽,所述支撑底座和配合座通过若干螺栓相互固定;所述连接管和支撑底座与井管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检查井进行装配时,首先将井管竖直吊装至地下,然后将排水管水平吊装至井管的一侧,并使排水管的端部承托在支撑底座的承托槽内,接着将排水管的端部与连接管的端部相互对接,最后将配合座盖设在支撑底座上方,并通过螺栓螺母将支撑底座和配合座相互固定,使得支撑底座和配合座将排水管和连接管紧紧环抱住。当有水流在井管和排水管之间流动时,由于连接管与排水管的管径相同,从而减少了水流对连接管与排水管连接处的冲击;支撑底座和配合座的共同环抱下,也使得排水管和连接管固定更加稳固,减少了排水管与连接管的连接缝隙,从而减少了漏水的情况发生,而且支撑底座与连接管都和井管一体成型,减少了不必要的连接缝隙,从而保障了井管的密闭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底座的承托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嵌设有第一胶圈,配合座配合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嵌设有对排水管密封的第二胶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底座与配合座的环抱固定,通过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的挤压形变,从而弥补了支撑底座、配合座分别与排水管周面的连接缝隙,即使有水分进入到排水管周面与支撑底座和配合座的缝隙处,从而保障了排水管周面的密闭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端面上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密云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密云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3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