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层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3320.5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腾飞;彭宁;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1/02;H01M4/139;H01M4/0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清洗 方法 | ||
一种涂层清洗方法,属于极片清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整卷极片上料,极片在驱动装置牵引下,经过清洗过辊,极片与清洗过辊形成包角α;刮刀安装时与清洗过辊平行,极片运动到喷涂装置时停止,采用注液泵+喷涂装置的方式在待清洗区域喷涂清洗溶剂,然后极片运动到清洗区域,刮刀靠近清洗过辊,刀片插入到极片涂层中,此后刮刀保持静止不动;极片在驱动装置牵引下转动,转动5~15mm弧长后,刮刀后退,与极片分离,准备下次清洗;极片经过烘干后,再经过狭缝除尘+毛刷除尘。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对箔材造成损伤,清洗效率高,大包角辊的存在,可以实现清洗‑烘干一体完成,接触式加热(热传导)效率高,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极片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层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极片涂层清洗,以正极为例,主要方式是分切后单片清洗和采用发泡胶辅助清洗。前者清洗效率低,且清洗后辊压由于极片宽度方向延展导致极片边缘波浪严重,影响卷绕后正、负极极片覆盖和卷绕良率;后者需要增加贴胶机构、烘箱改造、废胶收集机构等,且影响涂布效率,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极片涂层清洗方式清洗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涂层清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涂层清洗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整卷极片上料,极片在驱动装置牵引下,经过清洗过辊,极片与清洗过辊形成包角α,包角α为90°~180°;
步骤二:刮刀安装时与清洗过辊平行,极片运动到喷涂装置时停止,采用注液泵+喷涂装置的方式在待清洗区域喷涂清洗溶剂,然后极片运动到清洗区域,刮刀靠近清洗过辊,刀片插入到极片涂层中,此后刮刀保持静止不动;
步骤三:极片在驱动装置牵引下转动,转动5~15mm弧长后,刮刀后退,与极片分离,准备下次清洗;
步骤四:极片经过烘干后,再经过狭缝除尘+毛刷除尘。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对箔材造成损伤,清洗效率高,可实现一次性对多条极片进行清洗;湿法清洗,无浮粉产生(毛刷除尘一般都带有吸尘机构,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常规一般采用干法清洗,清洗过程中会有粉尘产生),不会对极片产生二次污染,进而影响到电池的电性能;大包角辊的存在,可以实现清洗-烘干一体完成,接触式加热(热传导)效率高,提升生产效率。
2、清洗后,采用狭缝+毛刷双重除尘装置,确保清洗残余废料完全被清除;通过注液泵控制清洗溶剂,实现定量清洗,不会有过多清洗溶剂扩散到涂层区;清洗溶剂扩散会导致扩散区涂层粘结力降低、增加后续干燥难度,且后续生产中有掉粉风险,对锂电池安全性能产生极大隐患。
3、该清洗方法与常规清洗方法相比,对各机构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低,常规结构需刮刀安装精度、清洗平台平整度、极片吸附平整度(清洗时极片吸附在清洗平台上)三者及三者之间的精度要求很高,否则易出现清洗残留或刮破现象,而该装置只需保证刮刀与清洗平台之间的平整度即可,结构简单、易操作、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极片清洗区域尺寸示意图;
图2为清洗示意图;
图3为清洗后一出多极片示意图;
图4为清洗后极片区域示意图;
图5为卷绕极片示意图;
图6为卷芯示意图;
其中,D清洗宽度,L清洗长度,C涂层,F基材,E极片,G刮刀,P喷涂装置,R清洗过辊,S清洗区域,I间隙(清洗区域与分切线之间),α极片与辊之间包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3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灯具的卡片柜
- 下一篇:一种防爆石墨烯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