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质组合提高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22822.6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英;钟路明;廖自月;祖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4 |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瓜嫁接苗 光质 愈合 参数设定 蔬菜嫁接 组合模式 光周期 蓝光 幼苗 嫁接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质组合提高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方法,属于蔬菜嫁接技术领域。光质组合模式如下:光周期12/12h;昼夜温27℃/18℃;红蓝光比例为0R:10B、2R:8B、5R:5B、8R:2B、10R:0B中的任意一种。依照以上模式进行参数设定。愈合速度快,效果好,嫁接10天后可得到健壮的黄瓜嫁接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嫁接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光质组合提高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不仅可以防治土传病害、抵御低温、提高产量,还可以克服现代温室大棚栽培中存在着严重的的连作障碍。随着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和瓜果类嫁接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嫁接苗需求量逐年增加,缩短嫁接苗育苗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嫁接苗品质成为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瓜嫁接后愈合情况及幼苗生长质量除了与砧木、接穗本身有关,还取决于嫁接后设施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其中光作为光合作用、激素调节和某些信号通路的能量来源,对嫁接过程中的砧穗愈合有积极影响。
传统的嫁接愈合环境多为嫁接后前3d黑暗处理,后期逐渐通风见光。而针对黄瓜嫁接后愈合情况和幼苗生长质量的文献研究对象多为黄瓜自根苗,且都局限于单一光强模式,未见对于黄瓜嫁接苗愈合期的不同红蓝光组合模式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愈合期不同光质组合模式,可促进黄瓜嫁接苗快速愈合、获得健壮的幼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质组合提高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方法:光周期12/12h;昼夜温27℃/18℃;红蓝光比例为0R:10B、2R:8B、5R:5B、8R:2B、10R:0B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光质组合模式如下:光周期12/12h;昼夜温27℃/18℃;红蓝光比例为8R:2B。
利用上述光质组合模式提高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在傍晚18:00前嫁接,并将嫁接苗移入人工气候培养箱,设置18℃夜温下缓苗12h;12h后重新设置人工气候箱环境参数为:光周期12/12h,昼夜温27℃/18℃,1-3d、4-6d、7-10d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90%、80%、70%,光照强度分别为45、90、135μmol·m-2·s-1;嫁接后1-3d不通风,4-6d早晚各通风1h,7-10d早中晚各通风1h;嫁接后第11天将幼苗移入玻璃温室,依常规管理,施用黄瓜水溶肥1500mg·L-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调整黄瓜嫁接苗愈合期的不同红蓝光比例,能有效促进黄瓜嫁接苗快速愈合、获得健壮的幼苗,为我国黄瓜嫁接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光质因子对黄瓜嫁接苗幼苗愈合的影响;其中a为不同光质处理对接合力的影响;b为不同光质处理对接合部输导能力的影响。
图2为不同光质因子对黄瓜嫁接苗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其中a为不同光质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b为不同光质处理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c为不同光质处理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d为不同光质处理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图3为不同光质因子对黄瓜嫁接苗幼苗首雌花节位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获得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发明人曾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