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22733.1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养曹;陆军;李桂红;赵军民;张雪松;严会玲;栾添;赵卫岗;李宏科;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0/70 | 分类号: | H04B10/7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窄带 滤波 效应 微波 量子 放大器 | ||
1.一种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带微波噪声源、微波低噪声线性放大器、微波隔离器和第一极窄带微波滤波器;
单微波量子源输出的待放大的单微波量子和宽带微波噪声源输出的热噪声混合输入到微波低噪声线性放大器中;微波低噪声线性放大器对输入的混合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微波隔离器后,输入到第一极窄带微波滤波器;所述第一极窄带微波滤波器的带宽在kHz量级;
所述第一极窄带微波滤波器包括多级下变频器、多级上变频器、多级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
接收的微波信号输入到第一级下变频器中;
多级下变频器中每一级下变频器后接有滤波器,下变频后的信号经滤波后输出给下一级下变频器;每一级滤波器的带通波段与所连接的上一级下变频器输出的信号波段对应,对从上一级下变频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滤除上一级下变频器产生的边频信号和杂散,保留通带内有用信号;多级下变频器及其中的滤波器最终将输入的微波信号下变频到视频信号;
所述视频信号输入到声表面波滤波器,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为与所述视频信号波段对应的视频带通滤波器;
多级上变频器中每一级上变频器后接有滤波器,上变频后的信号经滤波后输出给下一级上变频器;每一级滤波器的带通波段与所连接的上一级上变频器输出的信号波段对应,对从上一级上变频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滤除上一级上变频器产生的边频信号和杂散,保留通带内有用信号;多级上变频器及其中的滤波器最终将从声表面波滤波器输入的视频信号变频到微波波段信号;
将变频得到的微波波段信号输入到微波波段带通滤波器中,实现微波信号的kHz极窄带通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微波量子源包括冷空、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和第二极窄带微波滤波器;
所述冷空中具有宇宙背景噪声和大气热噪声;
所述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不从地面接收地球的热辐射,接收冷空的噪声;
所述第二极窄带微波滤波器接收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的输出信号,带宽在kHz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微波量子源还包括微波信号源和第二低旁瓣波纹喇叭;
微波信号源产生的微波信号经所述第二低旁瓣波纹喇叭对准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辐射,第二低旁瓣波纹喇叭与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之间的自由空间实现信号和噪声同时衰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窄带微波滤波器带内实现每微秒0.05~10个微波量子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极窄带滤波与背越效应的单微波量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微波信号源发射功率大小,实现控制第一低旁瓣波纹喇叭输出的微波功率,进而实现不同数率的单微波量子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7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