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岩溶富水区深基坑的抗浮防水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2529.X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蒋腾飞;李兴盛;薛永锋;姜谙男;侯拉平;杜华林;李玉宏;侯保俊;王传嘉;高俊峰;宋业华;王亮;沙千里;卢迪;孙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06;E02D19/10;E02D31/12 |
代理公司: | 21242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威;杨爽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底板 降水井 侧墙 注浆 安全施工 垂直固定 防水系统 深基坑 底面 顶面 抗浮 上浮 水区 外壁 涌水 连通 抽水 开挖 平行 排水 降水 延伸 应用 | ||
1.一种应用于岩溶富水区深基坑的抗浮防水系统,包括,基坑主体和降水井(27),所述基坑主体包括:顶板(3)、底板(6)和侧墙(10);所述顶板(3)与所述底板(6)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坑本体的顶面及底面,所述顶板(3)与所述底板(6)平行并均与所述侧墙(10)垂直固定;多个所述降水井(27)设置于所述底板(6)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27)内设置有用于抽水和注浆的管道(28),所述管道(28)从所述侧墙(10)外壁延伸至所述降水井(27)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降水井(27)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6)下方,若干所述降水井(27)通过所述管道(28)连通,若干所述降水井(27)的井面高度由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水通过所述管道(28)从中心处降水井(27)流向边缘处降水井(27),浆液通过所述管道(28)从边缘处降水井(27)流向中心处降水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降水井(27)呈矩形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6)下方,位于所述矩形四角处的降水井(27)内的管道(28)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8)直径为所述降水井(27)直径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8)位于所述降水井(27)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沙泥的过滤网(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主体底部设置有抗浮脚趾(21),所述抗浮脚趾(21)与锁脚梁(26)间设置有钢管桩,所述钢管桩(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脚梁(26)上,所述钢管桩(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抗浮脚趾(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8)侧壁设置有通孔(31),所述管道(28)内壁竖直方向设置有滑道(34),所述滑道(34)横穿所述通孔(31),所述滑道(34)上设有使所述通孔(31)敞开和闭合的滑动挡件(32)。
8.一种应用于岩溶富水区深基坑的抗浮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坑本体开挖到底部后,沿基坑本体侧墙底部四周向外延伸开挖抗浮脚趾,并且用混凝土浇筑使所述基坑本体与周围岩体连为一体;
S2:在所述基坑本体底部开挖降水井,并在若干所述降水井间设置管道以使相邻的降水井实现连通;
S3:在基坑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顶板和底板;
S4:在所述管道置于所述降水井内的一端固定过滤网;
S5:对与外界连通的管道进行抽水和注浆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抽水时,所述过滤网将沉在所述底部泥沙过滤掉;当若干所述降水井内的水被抽取完毕后,通过对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向所述降水井内注入浆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所述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的水灰比为0.8:1,双液浆配比参数为1:0.8,水玻璃模数3.0,水玻璃浓度为35波美度,注浆压力为2.5MPa~3.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5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