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302.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苗;荣琼;李树祎;周杨;刘尚彬;吴晚秋;卢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C12N5/0775;C12N5/071;A61L27/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周建军 |
地址: | 5101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能力 方法 | ||
1.一种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对所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和内皮向双向预诱导分化,再将两种分化后的细胞混合共培养,即得到具有较强成骨能力的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细胞混合共培养时,将成骨诱导分化的细胞与内皮向诱导分化的细胞置于成骨诱导培养基与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混合而成的混合培养基中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诱导分化的细胞与内皮向诱导分化的细胞数量之比为(4-0):(0-4),优选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诱导培养基与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体积之比为(4-0):(0-4),优选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诱导分化的细胞与所述内皮向诱导分化的细胞数量之比等于所述成骨诱导培养基与所述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的体积之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诱导培养基含有如下组分:所述增殖培养基、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L-抗坏血酸,优选地,所述成骨诱导培养基含有如下组分:100nM地塞米松、10mMβ-甘油磷酸、50μg/mL L-抗坏血酸,余量为增殖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含有如下组分:25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余量为EGM-2BulletKit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得具有较强成骨能力的细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细胞在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10.负载有权利要求8所述细胞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3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