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262.2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6 | 分类号: | G06F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控制 模块 整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所述的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包括:寄存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提供一种多通道传输总线,并通过数据控制模块的单向通道体系结构使得处理模块上的数据流只以单方向传输,大幅减少延时的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换器的协议标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
背景技术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便于机器的扩充和新设备的添加,有了总线标准,不同厂商可以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规范生产各种不同功能的芯片、模块和整机,用户可以根据功能需求去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基于同种总线标准的模块和设备,甚至可以按照标准,自行设计功能特殊的专用模块和设备,以组成自己所需的应用系统。这样可使芯片级、模块级、设备级等各级别的产品都具有兼容性和互换性,以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得到充分保证。
由于在处理器与主存储器之间、处理器与输出/入设备之间分别设置了总线,从而提高了微机系统信息传送的速率和效率。惟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处理器才能进行中转,从而降低了处理器的工作效率,这是面向处理器的双总线结构的主要缺点。同时还包括利用总线传送具有分时性,因此当有多个主设备同时申请总线的使用是必须进行总线的仲裁,且总线的带宽有限,如果连接到总线上的某个硬件设备没有资源调控机制容易造成信息的延时,以及连到总线上的设备必须有信息的筛选机制,要判断该信息是否是传给自己的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通道传输总线,并通过数据控制模块的单向通道体系结构使得处理模块上的数据流只以单方向传输,大幅减少延时的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包括:寄存模块,存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数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寄存模块,并读取所述第一数据;以及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配置后,并接收且运算所述第二数据,以生成所述第三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数据控制模块更进一步通过所述寄存模块读写所述数据参考模块所对应的读取地址数据与读写次数,以生成各种正弦波形。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处理模块为JESD 204 B IP内核。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更进一步包括:转换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依据所述第三数据生成封包;以及模数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输出模块,接收所述封包转换为模拟量,并输出。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转换输出模块提供高速通道的物理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为AD9144数模转换器。
实施本发明的数据控制模块整合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多通道传输总线,可于不同的访问之间顺序以及读回的数据可以打乱,因此主设备在没有得到返回数据的情况下可发出多个读写操作,同时支持非对齐数据访问,并通过数据控制模块的单向通道体系结构使得处理模块上的数据流只以单方向传输,大幅减少延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