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0816.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祝君;魏文涛;沈杰;王樯;朱坤;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3 | 分类号: | C03B3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旋转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旋转装置,包括设有支撑架、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轮、搓扭轮、延长杆和驱动机构,两个定位轮均固定于支撑架,且其轮盘位于同一平面A,延长杆的两端插设于支撑架,且其一端与搓扭轮的轴心连接,使得搓扭轮位于两个定位轮之间,且轮盘与平面A平行,延长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搓扭轮能够沿垂直于平面A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搓扭轮与光纤的接触点适当偏离两个定位轮分别与光纤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使得光纤在搓扭轮往复运动时,被带动旋转。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旋转装置,改善了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拉丝过程中,光纤并不能达到完全正圆的状态,通常会因为拉丝炉热场的均匀性、不均匀的外力影响下使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变大,严重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所以当前的拉丝工艺会让涂层固化后的光纤通过光纤旋转装置搓动光纤,被赋予相应程序的旋转装置对光纤进行规则性搓动,光纤在光纤搓扭装置处产生的弹性扭转应变将沿着光纤向上传递到预制棒端部熔融区,即光纤成型区,在这里熔融绕轴线来回扭转,形成塑性扭转形变,当光纤冷却后,这种扭转形变将固化在光纤中,形成内置式永久性扭转形变,从而引入可控的偏振模之间的耦合,以实现PMD的降低。
目前主流的光纤旋转装置是通过两个搓扭轮夹住光纤并反向扭转来搓动光纤,这种方式要求旋转装置结构复杂,同时两个搓扭轮面的不平整会影响到光纤涂层,有很大的质量隐患,另外一种旋转装置是通过单个“V”型槽搓扭轮挤压光纤,后通过搓扭轮的正弦式扭动来给与光纤一定的扭转值,从大量数据来看,虽然这种结构对光纤涂层影响降低,但是扭转的稳定性不如双搓扭轮旋转装置,而且“V”槽搓扭轮对光纤涂层仍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旋转装置。
一种光纤旋转装置,包括设有支撑架、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轮、搓扭轮、延长杆和驱动机构,两个定位轮均固定于支撑架,且其轮盘位于同一平面A,延长杆的两端插设于支撑架,且其一端与搓扭轮的轴心连接,使得搓扭轮位于两个定位轮之间,且轮盘与平面A平行,延长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搓扭轮能够沿垂直于平面A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搓扭轮与光纤的接触点适当偏离两个定位轮分别与光纤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使得光纤在搓扭轮往复运动时,被带动旋转。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动盘和连杆,固定盘安装于伺服电机的外壳,转动盘与伺服电机同轴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延长杆的另一端和转动盘转动连接。
其中,驱动机构还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和转动盘相对的盘面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金属感应探头和金属柱体,伺服电机通过金属感应探头以金属柱体为基点获取感应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正反转动。
其中,两个定位轮和搓扭轮的轮侧均设有U形轮槽,光纤依次绷紧经过三个导轮的轮槽。
其中,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动的角度、速度以及停转时间均可智能调控。
其中,连杆的两端均设有螺旋配套的扭承和金属杆,两根金属杆分别插入延长杆的末端和转动盘的外周侧。
其中,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和直线轴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且与第一支撑板平行,直线轴承设置于支撑柱的末端,延长杆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直线轴承,两个定位轮固定于第一支撑板。
其中,两个定位轮为斜向设置。
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旋转装置,通过设置好参数的伺服电机以及连杆来推动搓扭轮前后运动,在光纤和搓扭轮槽面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光纤来回扭转,改善了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性能,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U”型搓扭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光纤涂层的影响,大幅提高了光纤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