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和激光雷达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0716.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蔺帅南;向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雷达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和激光雷达,其中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激光雷达的中空腔内部的冷却腔,并且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于中空腔上的入口与出口,入口与出口分别与冷却腔连通,冷媒可经由入口与出口流经冷却腔,具体的冷媒通过入口进入到中空腔内部,流经中空腔后再通过出口排出,以此将外部的冷媒的冷量散发到中空腔内部或者是冷媒通过中空腔时吸收中空腔的内部热量,再从出口排出,以此降低中空腔的内部热量,间接提高激光雷达的散热性,并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和激光雷达。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的转子内部布置了各类电子元器件,激光雷达壳体为密闭结构,其内部的激光器,电机等部件工作中会有较大的发热量,激光雷达的散热性能直接影响激光雷达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温的工作环境容易导致器件工作在自身的许用温度之外,使用寿命降低,并最终影响整个雷达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些器件需要工作在相对合适的温度环境中,使用温度过高会使器件本身的性能下降,从而导致整个雷达的精度和测距受到影响,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机械/器件的热胀冷缩,进而影响雷达的发射角度、接受角度等,使用精度和效率降低。故而需要尽量的降低雷达内部器件的温度,提升雷达整体的寿命和可靠性。
目前主要的发热器件集中在雷达内部的转子上,转子通过旋转将热量传递到外罩内部的空气中,内部空气再和外罩进行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外罩,最终外罩再通过和外部空气的对流换热,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去;整个雷达最终的热沉是外部的自然空气,发热源是转子上器件,从发热源到自然空气,中间的热阻节点有转子、内部空气、外罩等,热阻节点越多,意味着发热源散热越困难,所以减少热阻节点或者降低热阻节点的热阻才能强化散热,达到降低器件温度的目标。目前的设计热阻节点很多,而且热阻节点热阻的降低没有十分显著而有效的措施,造成发热器件的温度较高,降低了器件使用的长期可靠性。另外,因为雷达为了防尘防水,需要整个外壳全部做密封处理,冷空气无法直接进入内部给器件冷却,这也是造成无法有效给器件降温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度过高会导致整个雷达的精度和测距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的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激光雷达的中空腔内部的冷却腔,并且中空腔上的入口与出口分别与冷却腔连通,冷媒可经由入口与出口流经冷却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腔内形成有冷却腔,且中空腔设置有分别与冷却腔连通的入口与出口,冷媒可经由入口与出口流经中空腔,具体的冷媒通过入口进入到中空腔内部,流经中空腔后再通过出口排出,以此将外部的冷媒的冷量散发到中空腔内部或者是冷媒通过中空腔时吸收中空腔的内部热量,再从出口排出,以此降低中空腔的内部热量,间接提高激光雷达的散热性,并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散热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助散热部,辅助散热部的一端设置于中空腔的端部侧壁上,并且辅助散热部沿着中空腔的径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助散热部,辅助散热部连通中空腔的冷却腔,将冷媒导入到冷却腔再通过连通中空腔的冷却腔的辅助散热部,将冷媒散发到激光雷达的内部或者是冷媒通过辅助散热部吸收激光雷达内部热量,再回流到中空腔,从中空腔上的出口排出,辅助散热部的一端设置于中空腔的端部侧壁上,并且辅助散热部沿着中空腔的径向延伸,以此降低中空腔的内部热量,间接提高激光雷达的散热性,并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散热结构,多个辅助散热部沿激光雷达的转子的旋转方向有间隔地均匀排列;其中辅助散热部为散热柱或散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