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162.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益;温云峰;谭天明;黄兵;王康;盛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停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属于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在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设置温度检测模块、电场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微粒检测模块;设置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采集间隔时间值、电场强度采集间隔时间值、湿度采集间隔时间值和微粒采集间隔时间值;设置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间隔阈值、电场强度间隔阈值、湿度间隔阈值以及微粒间隔阀值;判断所对应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中的配电线路存在故障。本发明通过对配电网内的温度、电场强度、湿度和微粒浓度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准确确定配电网的故障情况,具有检测的效率高以及准确性高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力需求量急速增加,然而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线路结构越来越复杂,分支线路繁多,对于配电网供电性能的稳定可靠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用户对于用电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对于配电线路的检修方式多采用人工排查的方式,需要配置大量的线路巡视和排查人员,并且目前电缆铺设位置多样,直接对其进行运检难度大,而且对于运行中的配电网路,往往采用故障检修的模式,只有当设备发生异常时,对相应的部分进行维护和修复。当出现故障时,抢修时间长,增加了停电时间,并且配电网的网络式结构使得上层配电点出现故障停电会造成下层用电设备的整体瘫痪,使得用户的体验度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在配电网运检的过程中,不但运检时间长,效率低,停电时间长,配电网运检过程并非及时有效。所以,函需研究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配电网不停电运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划分成若干配电网运检子区域;
步骤二、在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设置温度检测模块、电场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微粒检测模块;
步骤三、设置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采集间隔时间值、电场强度采集间隔时间值、湿度采集间隔时间值和微粒采集间隔时间值;
步骤四、设置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间隔阈值、电场强度间隔阈值、湿度间隔阈值以及微粒间隔阀值;
步骤五、将所检测的相邻两个温度值取差值、相邻两个电场强度值取差值、相邻两个湿度值取差值以及相邻两个微粒值取差值;
步骤六、将得到的温度差值、电场强度差值、湿度差值以及微粒差值分别与步骤二中的温度间隔阈值、电场强度间隔阈值、湿度间隔阈值以及微粒间隔阀值进行对比;
步骤七、对比后,若出现至少三个差值大于所对应的间隔阈值,则认为所对应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中的配电线路存在故障;反之,所对应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中的配电线路不存在故障;
步骤八、累计各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对比数据、电场强度对比数据、湿度对比数据以及微粒对比数据,获得配电网运检综合报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温度;电场强度检测模块为电场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在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电场强度;湿度检测模块为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湿度;微粒检测模块为空气微粒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网运检子区域内的微粒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