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用爆珠壁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909.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炜炜;蔡超;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A24D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用爆珠壁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用爆珠壁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爆珠壁材技术领域,其包括凝胶剂5‑10份,增脆剂0.5‑1.0份,增塑剂0.5‑1.0份,防腐剂0.1‑0.5份,水88‑93份。本发明的烟用爆珠壁材,作为香精香料的特殊载体,以凝胶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凝胶剂起到凝胶作用,保证爆珠成型,还可有效阻止香精的外迁;通过增脆剂增加壁材的脆性,且使壁材的平衡含水率降低,避免壁材吸湿软化;通过增塑剂增加壁材的韧性,通过防腐剂抑制爆珠在储存过程霉菌、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繁殖导致的壁材腐败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珠壁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用爆珠壁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爆珠,也称做香味滴丸、脆性胶囊等,是指以胶囊的形式嵌入卷烟滤嘴中的一种液体小胶珠。吸烟者在卷烟抽吸过程中将爆珠用手挤压捏破,使其内的香味液体流出,香味成分在卷烟主流烟气作用下得以释放,且增香保润效果明显。通过爆珠包裹不同香味的液体溶剂,实现了卷烟吸味的可调,满足追求卷烟个性香韵的消费者,使其获得舒适感、回甜感、生津感等令人愉悦的抽吸体验。另外,爆珠破裂时具有声响,可给吸烟者听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烟用爆珠的壁材主要以明胶、植物胶、植物多糖、聚乙二醇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均为亲水性胶体原料,当爆珠在湿度较大的开放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爆珠的胶皮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出现吸潮软化现象,导致爆珠的脆性降低,用手挤压爆珠时,难以听到啪的脆响。
另外,由于部分抽烟者习惯在抽吸一支卷烟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将滤棒中的爆珠捏破,而卷烟在燃吸时产生的主流烟气也夹杂一定含量的水分,因此,在含有水分的主流烟气作用下,爆珠软化现象会更加严重,甚至不易挤压捏破,严重影响爆珠的实际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用爆珠壁材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降低壁材的平衡含水率,避免壁材吸湿软化。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烟用爆珠壁材,该壁材按重量份包括:
凝胶剂5-10份,增脆剂0.5-1.0份,增塑剂0.5-1.0份,防腐剂0.1-0.5份,水88-93份。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增脆剂按重量百分数包括壳聚糖90-95%、柠檬酸5-10%。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增塑剂为甘露醇、甘油、山梨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尼泊金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凝胶剂按重量百分数包括羟丙基淀粉5-10%、速溶琼脂40-60%、卡拉胶10-20%、魔芋胶5-10%、阿拉伯胶10-20%。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水为纯水,其TDS为1-5ppm。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烟用爆珠壁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按重量份称取凝胶剂5-10份,增脆剂0.5-1.0份,增塑剂0.5-1.0份,防腐剂0.1-0.5份,以及水88-93份,混合均匀后置于加热容器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升温至70-80℃,然后保温搅拌1.5-2h,得到混合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过滤后,经超声波处理去除气泡,在65-75℃条件下保温备用,得到液态壁材。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制备所述凝胶剂具体包括:
按重量百分数称取羟丙基淀粉5-10%、速溶琼脂40-60%、卡拉胶10-20%、魔芋胶5-10%、阿拉伯胶10-20%,并混合均匀。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增脆剂按重量百分数包括壳聚糖90-95%,柠檬酸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