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以及梁板养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691.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楠;刘国良;翟志;王利恒;范帅武;班瑞东;景玉猛;孙建新;卢珣琪;秦士伟;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2 | 分类号: | C04B40/02;C04B40/00;C04B40/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燕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立柱 养生装置 可移动梁 角度调节杆 侧面框架 可伸缩的 横梁 操作便利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梁板 支架 养生 | ||
1.一种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包括均可伸缩的立柱一(1)、立柱二(2)、横梁(3),连接杆一(4),连接杆二(5),可伸缩的角度调节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1)与所述立柱二(2)通过顶端的连接杆一(4)以及中部、底部的连接杆二(5)进行连接,形成所述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的侧面框架,侧面框架支架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梁(3)进行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6)位于所述立柱二(2)与连接杆一(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1)、立柱二(2)、横梁(3)、连接杆一(4)、连接杆二(5)、角度调节杆(6),均由方钢管构成;所述立柱一(1)、立柱二(2)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所述横梁(3)的数量为五个,所述连接杆二(5)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4)由两个短方钢管铰接而成,所述角度调节杆(6)一端连接于靠近所述立柱二(2)的短方钢管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二(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连接于底部设置的所述接杆二(5)的外侧,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万向轮焊接连接的螺杆以及焊接在底部设置的所述接杆二(5)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设置有与所述螺杆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杆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立柱一(1)、立柱二(2)、横梁(3)以及角度调节杆(6)伸缩的装置为松紧螺栓,外部套设的方钢管一侧设有圆孔,与所述松紧螺栓相匹配的螺母焊接固定在所述圆孔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由第一框架以及至少一个与第一框架相平行的第二框架构成;每个框架由若干个横梁(3)以及与之连接的立柱一(1)、立柱二(2)、连接杆一(4)、连接杆二(5)、可伸缩的角度调节杆(6)构成。
7.一种梁板养生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梁板进行分层、分段浇筑;夏季施工时,采用低温冷水拌制混凝土,避免太阳暴晒;冬季施工,采用热源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同时采用保温材料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浇筑过程中添加外加剂;
2)、浇筑完成后,覆盖养生布,并将可移动梁板养生装置推至梁板下方,调整伸缩装置、角度调节杆以及高度调节装置使之与梁板相匹配,完成养生布的铺设;
3)、进行洒水养生,使得水渗透到养生布里面,水温和混凝土面温度不超过20℃,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d~2d,早午晚各测一次温度,3d~5d,早晚各测一次温度,6d~35d,每天早或晚各测一次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板养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常规混凝土养生时间不少于9天;大体积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生时间不少于18天;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生时间不少于25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板养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防冻剂、减水剂和早强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板养生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养生,所述洒水车的喷头为喷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6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膏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钝化陶瓷刀具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