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19583.9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宁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C12N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菌 土壤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采用鳞苔草、艾蒿、密毛白莲蒿、红苋菜、蕨菜和豆水乳酸菌发酵液进行发酵而成,可以提高修复剂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同时提高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在修复土壤的同时,还增加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本发明制备的土壤修复剂主要原料为豆水乳酸菌发酵液,豆水乳酸菌发酵液是利用生产豆制品剩余的豆水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得,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豆水,节省处理豆水的成本,还可以降低土壤修复剂的成本,有利于土壤污染的修复,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较少。作物的生长发育会消耗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而随着作物果实等的采收,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含量越来越少,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为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氮磷钾化肥的投入量不断增加,并在一定年限内起到增产效果,但随着化肥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呈现出板结、孔隙度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养分含量不均匀、土壤养分流失率高等退化现象,严重影响着作为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为防止病害的侵染,使用大量的杀菌剂、杀虫剂,都对土壤造成巨大的污染。随着矿山开采、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的垃圾排放等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使得土壤重金属超标,板结、沙化、贫瘠等,不再适宜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微生物修复利用土著或者外源微生物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降解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现有的微生物修复剂只对单一或性质相近的重金属固定效果好,且土壤的透气性差,降解污染物能力低。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修复剂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加了土壤透气性,保水性,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污染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板结、盐碱、贫瘠等。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益生菌点制液的制备:将干大豆加入其重量2.5-3.5倍的水浸泡7-9h,再加水打浆,磨浆,灭菌得到豆浆,冷却至35-40℃,加入干大豆重量0.5-0.7倍的益生菌A,发酵,得到益生菌点制液;
(2)按照步骤(1)中豆浆的制备方法制备相同重量的豆浆,加热至100℃后煮6-10min,得到煮沸的豆浆;
(3)取一定量步骤(1)得到的益生菌点制液加入到沸水中,并保温70-75℃下搅拌处理,得到稀释后的益生菌点制液;
(4)将稀释后的益生菌点制液加入到煮沸的豆浆中,搅拌直至豆浆凝结为豆腐,80-90℃下保温,静置上清液澄清,回收即为豆水;
(5)将豆水冷却至35-40℃,加入剩余的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点制液,发酵,得到豆水乳酸菌发酵液;
(6)将鳞苔草、艾蒿、密毛白莲蒿、红苋菜、蕨菜加入适量步骤(4)的豆水混合打成浓浆,将所述的浓浆与所述的豆水乳酸菌发酵液混合,加入益生菌B,在35-40℃下,发酵24-48h,得到所述的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
本发明的豆水乳酸菌土壤修复剂采用三次发酵而成,可以减少微生物的传代次数,使种子罐的菌液保持活力与性状,最后得到的修复剂中微生物的含量高,提高了对复合型重金属的固化能力。
进一步的,步骤(1)中豆浆的重量与干大豆的重量比为9-11:1。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磨浆为依次经60目、80目、100目、120目四次精细磨浆处理,灭菌温度为110-120℃,灭菌时间为5-20min,发酵温度为35-40℃,发酵时间为2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