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日常步态分析和管理的可穿戴智能鞋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323.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陶帅;张雪飞;孙健飞;马重;李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乾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A43B7/00;A61B5/00;A61B5/11;H04L29/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日常 步态 分析 管理 穿戴 智能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日常步态分析和管理的可穿戴智能鞋及使用方法。所述可穿戴智能鞋包括:右鞋智能鞋鞋面、右鞋智能鞋鞋底、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第一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一拉绳、左鞋智能鞋鞋面、左鞋智能鞋鞋底、第二智能可穿戴模块、第二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二拉绳、无线充电底座、底座充电口、数据线、数据线插头、指示灯。本发明所述可穿戴智能鞋用于高效采集使用者的步态信息,能够准确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参数能够监测和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日常步态分析和管理的可穿戴智能鞋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步态分析在医疗健康和临床上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步态参数可以监测和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目前市面上的步态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医院和康养中心,多以进口设备为主,检测机制以光学仪器或压力仪器居多。除了设备价格昂贵,检测的环境要求苛刻,检测的流程也比较繁琐。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008823.9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智能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的鞋底内设有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数据连接;控制模块与压力传感器数据连接。该发明的智能鞋发电装置提高了计步、测重准确率和电能转化效率,满足了各元件对电能的需求;同时能进行鞋内温湿度的测量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该发明有数据采集的功能,但是没有提出一种用于日常步态分析和管理的可穿戴智能鞋及使用方法。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538851.0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智能鞋,包括鞋子本体,所述鞋子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布置人体生理参数传感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智能控制器与用于将带有身份标记的人体生理参数信息无线发送给人体健康监测平台的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均与供电单元连接。该发明能够方便、快捷地监测人体健康状态,但是,该智能鞋不能准确地进行步态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日常步态分析和管理的可穿戴智能鞋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可穿戴智能鞋包括:右鞋智能鞋鞋面、右鞋智能鞋鞋底、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第一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一拉绳、左鞋智能鞋鞋面、左鞋智能鞋鞋底、第二智能可穿戴模块、第二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二拉绳、无线充电底座、底座充电口、数据线、数据线插头、指示灯;右鞋智能鞋鞋面与右鞋智能鞋鞋底胶合连接,右鞋智能鞋鞋底内部设置有第一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一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拉绳,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设置于第一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内;左鞋智能鞋鞋面与左鞋智能鞋鞋底胶合连接,左鞋智能鞋鞋底内部设置有第二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第二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拉绳,第二智能可穿戴模块设置于第二智能鞋鞋底足跟凹槽内;右鞋智能鞋鞋底和左鞋智能鞋鞋底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上,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指示灯,无线充电底座侧壁上设置有底座充电口,底座充电口通过数据线与数据线插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上外壳、第一PCB线路板、第一锂电池、第一无线充电线圈和第一智能可穿戴模块下外壳,第一无线充电线圈和第一锂电池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PCB线路板连接;其中,第一PCB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一MCU主控单元、第一IMU惯性传感器单元、第一GPS单元、第一GSM单元、第一休眠唤醒单元和第一无线充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乾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乾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