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8955.6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9/12 | 分类号: | B01F9/12;B01F15/00;C09D4/06;C09D7/61;C09D7/65;C09D7/6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吴添添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型搅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它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有搅浆桶和位于搅浆桶一侧的搅浆杆升降机构;搅浆桶内壁上设有防粘涂层或保护膜,搅浆桶底连接有从动轮;从轮动一侧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从动轮的直径大于驱动轮的直径;搅浆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杆顶部连接有水平连接杆,水平连接杆上连接有L型搅浆杆,升降杆外套设有跟随升降杆升降的外罩,外罩内设置有壳体;壳体底部连接在机座上,壳体上连接有驱动升降杆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浆桶外侧罩设有罩体。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能耗,具有节能、维护耗时短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还能够防止升降杆和搅浆桶外侧壁被蜡浆粘上,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型搅浆机,特别是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
背景技术
在蜡模铸造这种精密铸造领域中,一般都需要先将石蜡融化成浆液,然后将蜡浆置于搅浆装置中保持搅拌,以免蜡浆固化影响后续使用。目前,往往都是使用L型搅浆机对蜡浆进行搅拌,其主要是用搅浆桶来装纳蜡浆,然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搅浆桶进行旋转,带动搅浆桶内的蜡浆一同旋转,利用搅浆桶内的L型搅浆杆对蜡浆进行搅浆作业;由于需要适应不同量的蜡浆搅浆作业,目前一般通过升降杆滑块的原理带动搅浆杆竖直移动来调节搅浆杆底部搅拌叶的高度。
但是,在搅浆过程中,搅浆桶内的蜡浆容易飞溅出来,粘到现有的搅浆杆的升降装置中,粘到升降杆上;粘到升降杆上的蜡浆固化后会将升降杆上的部分螺纹覆盖掉,从而影响搅浆杆的正常升降,需要专门对升降杆上的蜡浆进行定期清理,影响工作效率且操作不便。而且,还会粘到搅浆桶外侧壁上,甚至蜡浆中贴近搅浆桶内壁的部分蜡浆会粘在搅浆桶内壁上,都需要进行清理,尤其是需要更换蜡浆品种时,需要清理干净,影响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搅浆桶较大,搅浆桶内的石蜡重量较大,要驱动搅浆桶及搅浆桶内蜡浆转动,所需的扭矩较大,现有的搅浆桶驱动装置存在着能耗较大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L型搅浆机存在着易粘上蜡浆、操作不便和能耗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本发明不仅能够防止粘上蜡浆,还具有操作方便和能耗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有搅浆桶和位于搅浆桶一侧的搅浆杆升降机构;搅浆桶内侧壁上涂覆有防粘涂层或粘贴有一层保护膜,搅浆桶底部连接有从动轮;从轮动一侧传动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驱动轮的直径,从动轮的中心与搅浆桶底面的中心重合;所述搅浆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杆顶部连接有水平连接杆,水平连接杆上连接有位于搅浆桶内的L型搅浆杆,所述升降杆外套设有跟随升降杆升降的外罩,外罩内设置有套设在升降杆外的壳体;壳体底部连接在机座上,壳体上连接有驱动升降杆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浆桶外侧罩设有罩体。
前述的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中,所述防粘涂层由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四氟乙烯,10至25份;乙烯,5至10份;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8至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至20份;氧化硅,20至30份;氧化锆溶胶,25至35份;树脂,5至10份;固化剂,10至20份,二甲苯1至10份;石墨烯,1至5份;石墨粉,5至15份;玻璃粉,3至8份;正丁醇,10至15份;乙烯-氯乙烯共聚物,10至15份。
前述的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中,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等于搅浆桶底面的半径,优选从动轮的直径等于搅浆桶底面直径,能够在方便安装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
前述的一种节能型防粘L型搅浆机中,所述从动轮和驱动轮均为齿轮,防止传动时出现打滑的情况,提高驱动搅浆桶旋转的驱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义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