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富含WD40重复蛋白OsWD40-14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8542.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力;李全林;卢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4;A01H5/00;A01H5/1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凤莹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富含 wd40 重复 蛋白 oswd40 141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富含WD40重复蛋白OsWD40‑14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如下任一所示的蛋白质在调控植物白叶枯病抗性中的应用:A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蛋白质;A2)在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A3)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且功能相同的蛋白质。进一步公开了培育白叶枯病抗性增强的基因突变植物的方法。本发明为创造基于蛋白OsWD40‑141的白叶枯病抗性材料提供高效的育种方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水稻富含WD40重复蛋白OsWD40-14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病害,对于水稻种植产业危害严重,一般可致水稻减产20%-30%左右,严重可达50%。培育含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目前已报道的42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位点(http://www.shigen.nig.ac.jp/rice/oryzabase/gene/list)大部分表现出抗谱较窄或者难以利用,仅Xa3、Xa4、Xa21和Xa23等基因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由于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白叶枯病菌)易于变异,水稻与白叶枯病菌的协同进化导致品种抗性极易丧失。因此,鉴定并敲除白叶枯病易感性基因提高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对于水稻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蛋白质,所述蛋白质命名为富含WD40重复蛋白OsWD40-141,来源于水稻(Oryza sativa L.),是如下任一所示的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蛋白质;
A2)在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A3)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且功能相同的蛋白质。
其中,SEQ ID No.1由5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上述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
上述蛋白质中,蛋白标签(protein-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或纯化。所述蛋白标签可为Flag标签、His标签、MBP标签、HA标签、myc标签、GST标签和/或SUMO标签等。
上述蛋白质中,同一性是指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可使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同源性检索站点测定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如NCBI主页网站的BLAST网页。例如,可在高级BLAST2.1中,通过使用blastp作为程序,将Expect值设置为10,将所有Filter设置为OFF,使用BLOSUM62作为Matrix,将Gap existence cost,Per residue gap cost和Lambda ratio分别设置为11,1和0.85(缺省值)并进行检索一对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进行计算,然后即可获得同一性的值(%)。
上述蛋白质中,所述90%以上的同一性可为至少91%、92%、95%、96%、98%、99%或100%的同一性。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蛋白OsWD40-141在调控植物白叶枯病抗性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豆生长素响应基因或其蛋白的应用
- 下一篇:芋螺抗皱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