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煤冶炼区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增效淋洗液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8394.X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明;郑晓璇;晁会珍;王鑫伟;刘款;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B09C1/10;C09K1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煤 冶炼 区多环 芳烃 复合 污染 土壤 增效 淋洗 及其 应用 | ||
石煤冶炼区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增效淋洗液及其应用,先对污染土壤颗粒进行破碎筛分;再将土粒置于土壤多元异位淋洗修复设备中,加入大豆油与氨基β环糊精复配混合淋洗液,同时采用超声强化和升温处理的方式,进行连续异位增效淋洗;再对淋洗后土壤接种龙葵,施加等同于土壤质量0.5%‑2%的营养源缓冲液;人工培养生长完成修复。该方法可同时高效淋洗去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与钒等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物;接种龙葵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既有利于淋洗后土壤中残留态多环芳烃的深度降解,也有利于淋洗后土壤环境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快速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煤冶炼区污染场地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石煤冶炼区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增效淋洗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钒是地壳中第五大过渡金属,也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与蓄电池、航空材料、汽车外壳、国防工业等领域。我国钒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石煤是一种含碳少、发热值低的劣质无烟煤,又是一种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矿。钒的开采往往通过石煤的冶炼而获得,但由于我国石煤中钒矿品味均值较差,石煤矿区分布较分散,以及开采冶炼工艺的落后和环保措施的懈怠,导致在我国许多石煤开采冶炼区及周边出现了大面积高毒性的钒污染土壤,这些高浓度的钒不仅可以在土壤中长期积累,而且还可以通过地球化学循环与食物链的传递作用,最终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高浓度钒可以对人体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带来急性毒害作用;与此同时,在石煤冶炼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同时给冶炼厂区及周边土壤带来了大量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输入。土壤中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 “三致效应”,多环芳烃和钒能够在场地空间区域尺度上会发生快速的迁移转化,给生态环境安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人们身边的“化学定时炸弹”。 依据矿产储量统计表,我国主要石煤冶炼厂区>100处。伴随着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生效和实施,针对石煤冶炼区产生的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加速开展修复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淋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土壤用特定淋洗剂进行洗涤,土液分离后,再对土壤和淋洗液进行安全化处置的修复方式。增效淋洗修复技术因其修复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针对此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针对石煤冶炼区污染场地多环芳烃与钒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技术研发则相对较少,并且对于淋洗后土壤中残留多环芳烃深度降解修复技术的配套研发以及修复后土壤环境生态功能恢复技术的集成研发则相对更少,因而开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淋洗-植物修复技术研发尤为迫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增强现实地图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桥梁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