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锰掺杂及Li-Mn-PO4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7885.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李丹华;谭国强;苏越锋;陈实;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汪泉;吕少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掺杂 li mn p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锰掺杂及Li‑Mn‑PO4包覆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包括基底材料和位于所述基底材料表层的Li‑Mn‑PO4包覆层;其中,所述基底材料为表面掺杂锰离子的高镍正极材料,所述的化学式为LiNixMyO2,其中0.6≤x1,0y≤0.4,且x+y=1。制备时将醋酸锰、磷酸二氢铵与前驱体混合,之后再混锂煅烧,一步得到锰离子表面掺杂及Li‑Mn‑PO4表面包覆的高镍正极材料。表面包覆与掺杂的协同作用稳定了材料结构,除去了材料表面的残锂,稳定了电极电解质界面,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所介绍的方法简单易行,可工业化大规模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锰掺杂及Li-Mn-PO4包覆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开发和使用新型无污染的能源材料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和污染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便携式设备等。目前商品化应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高镍层状材料LiNi1-xMxO2(0x≤0.4)由于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等特点,逐渐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高镍材料的容量随之增加,但是循环性能会变差。镍含量增加,Ni2+占据Li+的空间位置加剧,阳离子混排加重,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结构将发生不可逆变化,使材料发生相变,破坏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此外,高镍材料易与空气中H2O、CO2反应生成LiOH和Li2CO3。LiOH和Li2CO3含量的增加一方面使电池的加工难度加大,极化增大使电化学性能变差;另一方面,和电解液中微量HF反应,不仅会引起高温充电状态下气胀,还会加速LiPF6分解生成更多HF。HF的存在也加速了过渡金属离子在电解液溶液中的溶解,使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储存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高镍正极材料,所述材料包括基底材料和位于所述基底材料表层的Li-Mn-PO4包覆层;
其中,所述基底材料为表面掺杂锰离子的高镍正极材料,所述基底材料的化学式以LiNixMyO2表示,其中0.6≤x1,0y≤0.4,且x+y=1。
其中,M可以代表Mn和Co。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Li-Mn-PO4包覆层占所述基底材料质量的 0.2-2%,例如0.5-1%。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镍正极材料中,锂、镍、钴的摩尔比可以为1:(0.85-0.95):(0.05-0.15),例如1:(0.88-0.93):(0.07-0.12),示例性地,摩尔比可以为1:0.9:0.1。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锰离子在所述改性高镍正极材料中的掺杂质量占基底材料质量的0.2-2%,例如可以为0.3-2%、0.2-1.5%。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Li-Mn-PO4包覆层的厚度为0.5-10nm,例如 1.5-5n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高镍正极材料的二次颗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径可以为5-20μm,例如 7-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