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17472.4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6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顾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铆接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金属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步骤包括:料带外形冲切、材料U形折弯、U形件落料、横梁组装和铆压,其中料带外形冲切步骤在将要组装横梁的凹槽开口两边的边缘增加凸起部,铆压步骤采用铆压冲头将凸起部压扁并往凹槽内侧形变。本工艺在冲切步骤需要铆压的凹槽开口边缘设计凸起部,使其在铆压步骤能够有材料形成对横梁的有效阻挡,提升了组装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冲压技术不断的发展、汽车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很多国外进口的零件将国产化。
图1是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收卷装置的U形件1,其主体是一种通过冲压折弯成型的U形部件,而在其两个立边12上相对应地设有凹槽11,凹槽11中组装两端有卡口的横梁2,这样能够使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如图2所示,为了使两者结合,一般做法是用铆压冲头3挤压凹槽11开口边缘的材料,使其往内侧少量变形,这样以免横梁2再从凹槽11的开口脱开。然而在实际加工中发现,为了让横梁2的卡口可以放到凹槽11当中,卡口的设计宽度一般会小于凹槽11的宽度,而铆压过后凹槽11开口宽度的缩小比较有限,导致横梁2还是容易从开口掉出,再进行检测和手工调整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工艺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能够避免横梁从U形件的凹槽中掉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步骤包括:
①料带外形冲切:对于金属料带在不完全切断的情况下进行轮廓冲切,同时切出用来组装横梁的两个凹槽;
②材料U形折弯:以料带送料面为基准进行U形折弯,形成两个互相平行的带凹槽的立面;
③U形件落料:将U形件的主体从料带上切断;
④横梁组装:将横梁的两端的卡口卡入凹槽中;
⑤铆压:将装有横梁的U形件凹槽向上放于铆压机内,对凹槽开口边缘进行压合变形,将横梁卡住;
料带外形冲切步骤在将要组装横梁的凹槽开口两边的边缘增加凸起部,铆压步骤采用铆压冲头将凸起部压扁并往凹槽内侧形变。
具体的,所述凸起部的高度相比于所述凹槽开口的基准面高出1-2mm。
具体的,所述铆压采用下表面呈平面结构的铆压冲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工艺在冲切步骤需要铆压的凹槽开口边缘设计凸起部,使其在铆压步骤能够有材料形成对横梁的有效阻挡,提升了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U形件与横梁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铆压原理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凹槽附近冲切轮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铆压原理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U形件,11-凹槽,12-立面,13-凸起部;
2-横梁,21-卡口;
3-铆压冲头,3’-铆压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U形件横梁铆接工艺,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