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舵臂分段的翻身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7210.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宇;甘建新;李功梅;唐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3B7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舵臂 分段 翻身 吊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舵臂分段的翻身吊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挂舵臂分段上安装第一吊环、第二吊环、第三吊环和过渡T排;将吊车吊钩固定在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上,将挂舵臂分段平吊至翻身场地;挂舵臂分段平吊到位后,第二吊环松钩,利用第一吊环使挂舵臂分段以第三吊环为翻滚支点在原地翻滚;将吊车吊钩固定在第三吊环上,利用第一吊环和第三吊环将挂舵臂分段翻身至正态。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分段翻身过程中吊车超重、分段自重会使分段惯性倾覆的问题,提高了分段吊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舵臂分段的翻身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建立时间比较长的厂区起重设备能力已很难满足船舶建造吊装的需要。安全作为船厂生产摆在第一位的要素,挂舵臂分段由于本身重量重、重心比较偏的特点,在船台起重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腾空翻(空中翻身两次)或直接落地滚翻的吊装方式势必会使吊车超重,甚至会使分段惯性倾覆,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舵臂分段的翻身吊装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挂舵臂分段吊装的安全风险较大的问题。
一种挂舵臂分段的翻身吊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挂舵臂分段的艉封板的上部安装第一吊环,在外板的艏端安装第二吊环,在甲板艏端安装第三吊环;
S2,在挂舵臂分段的艏部肋板上安装过渡T排;
S3,将吊车吊钩固定在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上,将挂舵臂分段平吊至翻身场地;
S4,挂舵臂分段平吊到位后,第二吊环松钩,利用第一吊环使挂舵臂分段以第三吊环为翻滚支点在原地翻滚,直至翻滚支点由第三吊环移到过渡T排的端部为止;
S5,将吊车吊钩固定在第三吊环上,利用第一吊环和第三吊环将挂舵臂分段翻身至正态。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挂舵臂分段的翻滚支点由第三吊环移动到过渡T排的端部时,第一吊环与翻滚支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过渡T排包括面板、垂直固定在面板上的腹板,所述腹板与挂舵臂分段的艏部肋板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面板为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利用第一吊环和第三吊环将挂舵臂分段翻身至正态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原来钩挂第二吊环的吊车吊钩固定在第三吊环上;
然后,启动吊车,利用第一吊环和第三吊环将挂舵臂分段吊升至目标高度位置;
挂舵臂分段吊升到位后,第一吊环上的钢丝绳不动,第三吊环上的钢丝绳继续往上拉,直至挂舵臂分段翻身至正态。
优选地,所述翻身场地上预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垫木,挂舵臂分段平吊放置在垫木上。
优选地,所述垫木的高度与第三吊环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吊环、第二吊环和第三吊环均是B型吊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均设置有2组,两组第一吊环和两组第二吊环均沿分段中心线对称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在挂舵臂分段上安装第一吊环、第二吊环、第三吊环和过渡T排,有效地解决了分段翻身过程中吊车超重、分段自重会使分段惯性倾覆的问题,提高了分段吊装的安全性。
2、过渡T排可将分段滚翻的翻滚支点进行平移,避免分段翻身时由于支点问题而导致自重倾覆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