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分段的加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7197.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瑜;甘建新;龙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00 | 分类号: | B63B7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集装箱 船抗扭箱 分段 加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分段的加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抗扭箱分段建造过程中的临时加强,目的在于减小抗扭箱分段建造及总组过程中的变形,确保分段的整体精度,该加强方法是在抗扭箱分段建造过程中用#20槽钢作为加强材,对分段端口自由边进行加强,本发明包含加强材下料、加强材安装、加强材割除等步骤。通过本发明有利于减小分段建造及总组过程中的变形,同时,由于加强材料采用#20槽钢,下料、安装和回收十分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材料损耗,增加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分段的加强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集装箱船的抗扭箱分段随着船舶吨位越来越大,为保证船舶的整体的抗扭强度,其尺寸和板厚也不断加大,这势必导致其分段的精度更加难以控制。传统的做法是在距离抗扭箱分段端口对接缝200mm处设置临时的假隔舱。假隔舱制作时需要根据分段的大小切割不同大小的钢板,且在钢板上需要进行开口,开口的位置与分段上的型材位置相对应,最终安装时需要保证型材置从开口中穿过,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假隔舱下料复杂,安装和拆除难度大,且回收利用率低,材料浪费、损耗严重,所需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分段的加强方法,减小抗扭箱分段建造及总组过程中的变形,确保分段的整体精度,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抗扭箱分段的加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抗扭箱各个组立的尺寸大小切割不同长度的槽钢;
S2、将槽钢安装焊接在各个组立上;
S3、将抗扭箱的各个组立合拢形成抗扭箱分段,并对各个组立的槽钢交叉处进行焊接;
S4、将抗扭箱分段端口与其他分段对接焊接结束后,拆除槽钢,拆除时直接利用氧乙炔割刀将槽钢整根割除即可。
进一步地,S1中,槽钢的长度不得大于所在组立的宽度。
进一步地,S2中,槽钢至少置于所在组立的一端,槽钢安装在距离组立端口100-300mm处。
进一步地,S3中,抗扭箱分段的组立包括主甲板组立、外板组立、内壳板组立和平台板组立,内壳板组立和外板组立上下分布,主甲板组立和平台板组立分别置于外板组立两侧。
进一步地,主甲板组立上的槽钢a、外板组立上的槽钢b和内壳板组立上的槽钢c均安装在所在组立的构架面型材上;平台板组立上的槽钢d安装在平台板组立的光面上。
进一步地,当主甲板组立上的槽钢a和平台板组立上的槽钢d之间的距离大于6000mm时,需要在主甲板组立上的槽钢a和平台板组立上的槽钢d之间增设一根槽钢e;槽钢e一端焊接在内壳板组立上,另外一端焊接在外板组立上,槽钢e与槽钢c的交叉处以及槽钢e与槽钢b的交叉处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槽钢a一端连接外板组立,另外一端连接内壳板组立;槽钢d一端连接外板组立,另外一端连接内壳板组立;槽钢c一端连接主甲板组立,另外一端连接平台板组立;槽钢b一端连接主甲板组立,另外一端连接平台板组立。
进一步地,槽钢交叉处的焊接与槽钢与各个组立件的焊接均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槽钢的设置能够有效控制抗扭箱分段在建造和总组过程中的变形;
2.通过槽钢的设置替代了传统假隔舱的制作安装,相比假隔舱制作安装而言,槽钢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制作方便,直接截取所需长度即可,且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操作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