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检测N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6451.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伟;邵长路;韩朝翰;李兴华;刘益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韩卫群 |
地址: | 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检测 no base sub | ||
1.一种室温检测NO2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敏材料是具有一维中空结构的In2O3/ZnO核壳纳米纤维,
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1)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高分子/铟前驱物复合纳米纤维:将1g硝酸铟(In(NO)3·6H2O)与1.2g聚乙烯比咯烷酮(PVP)加入9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将其放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混合均匀,将溶液置于室温下持续搅拌24h至溶液澄清透明,得到均匀有粘度的In(NO)3/PVP前驱体溶液;将所得前驱体溶液倒进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套上金属针头,将金属针头连接到高压电源的正极,在金属接收板上铺一张锡箔纸作为负极,金属接收板与金属针头毛细管尖端相距15cm,高压电源施加12kV的电压,即可在负极金属接收板的铝箔表面收集到纺出的复合纳米纤维;
(2)将步骤(1)所得复合纳米纤维放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然后在常温下冷却就得到In2O3纳米纤维;
(3)将步骤(2)所得In2O3纳米纤维利用水热法制备In2O3@C核壳纳米纤维:将所得的In2O3纳米纤维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搅拌,然后放入反应釜中,在烘箱中进行高温水热处理,所得In2O3@C核壳纳米纤维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后干燥;
(4)使用原子层沉积法将步骤(3)所得In2O3@C样品均匀覆盖若干层ZnO;
(5)将步骤(4)所得样品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除去碳层,得到具有一维中空结构的In2O3/ZnO核壳纳米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检测NO2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的In2O3/ZnO核壳纳米纤维直径为50-5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检测NO2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得复合纳米纤维放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时,煅烧速率为0.5-2.5℃/min,煅烧温度为5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银行数据脱敏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套管状态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