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腈胺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6244.5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倪银华;马灵燕;傅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132 | 分类号: | A61K31/132;A61P1/16;A61P3/06 |
| 代理公司: |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鼠 游离脂肪酸水平 制备治疗脂肪肝 甘油三酯 肝脏脂肪 肝脏组织 高脂饮食 亚精胺 血清 胆固醇 切片 性变 腈胺 肝脏 诱导 干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腈胺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相比,亚精胺干预后,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肝脏脂肪性变明显减轻;肝脏及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降低。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胺的应用,主要涉及亚精胺在制备和开发治疗脂肪肝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性常见的慢性肝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炸、高热、高脂等不健康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脂肪肝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脂肪肝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关于NAFLD发病机制,第一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和变性,第二是氧化应激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等炎症反应的参与,导致肝脏坏死、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常常伴随着肥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特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代谢综合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的肝脏损伤,特征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包括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脂肪肝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甘油三酯的积累导致的脂肪变性。研究表明,脂肪肝发病过程中约有1/3的TG含量来源于脂质的从头合成。肝脏可通过调节脂肪酸的摄取、合成,β氧化及脂蛋白的合成调节脂质代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环境因素例如高脂饮食对人们肠道和肝脏脂代谢相关疾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因此,寻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延缓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膳食干预调节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亚精胺的研究备受关注,亚精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与自然界的多胺类物质,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天然存在于小麦胚芽、纳豆、黄豆、蘑菇、豌豆、腰果以及花椰菜等中。2018年1月《科学》杂志发表重磅论文,详细阐述了亚精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亚精胺具有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心血管保护、防癌与抗癌、神经调节与神经保护、改善代谢性疾病等多种作用。
因此,本发明以C57BL6J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60&高脂饮食诱导形成NAFLD模型,期间饮水方式给予亚精胺干预,探讨亚精胺干预能否改善小鼠脂肪肝,为亚精胺治疗NAFL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亚腈胺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C57BL6J小鼠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动物模型,探讨亚精胺干预能否改善小鼠脂肪肝,为亚精胺治疗NAFL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亚腈胺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脂肪肝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进一步,所述药物为降低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或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相比,亚精胺干预后,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肝脏脂肪性变明显减轻;
2)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相比,亚精胺干预后,肝脏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C)水平显著降低;
3)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相比,亚精胺干预后,肝脏及血清中胆固醇(TG)水平显著降低;
4)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相比,亚精胺干预后,肝脏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显著降低。
(四)附图说明
图1、亚精胺干预对高脂诱导NAFLD模型小鼠组织学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