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对机床主轴故障的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6235.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春;阳广兴;方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结合 深度 学习 机床 主轴 故障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对机床主轴故障的诊断方法,通过对机床装置所出现的故障进行故障分类、故障原因分析、提取故障特征的影响因素,并选取可量化的故障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再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建立LSTM网络建立数控机床的多变量时间序列诊断模型,将输出的诊断结果与DS证据理论结合针,最终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从而得到一种关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方法,本发明采用LSTM网络为诊断模型能有效的监察出数控机床在一段时间前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使用DS证据理论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融合,得出诊断结果。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与诊断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数控机床领域,涉及故障诊断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多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对机床主轴的故障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在我国不断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机械加工及机械制造被广泛的需求。数控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在航天构件、大型机器零件制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目前数控机床的配置及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数控机床正在向电气化、高速化方向发展。在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中,对机床主轴、车刀、系统要求更高,加工中所需要的转速更高,扭矩更大,需要更准确的精度,更复杂的走刀,并且在工艺过程中,机床需要就有良好的刚性、抗震性和热稳定性。
一方面数控机床的使用量与需求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数控机床在工艺过程中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加工强度高,力度大,持续时间长,使得数控机床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严峻挑战,当机床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受到威胁时,其机床的故障率也随之增加,故障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机床加工物件的质量、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降低。随着社会对数控机床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机床出现故障而未能够及时发现,则机床加工的速率及效率容易下降,机床加工的物品容易出现精度和质量的下降,更有可能使工件报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对数控机床的监测和智能诊断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精确的诊断出故障的发生位置及时进行方案整治,就能够减少机床的故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机床的可靠性。
迄今为止,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目前有许多的数控机床监测技术都有相应的加强与改进。与传统的故障诊断相比,经典的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领域有广泛的运用。许多学者们将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运用于各大行业中,并取得了重大成果。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领域也被学者们加以利用起来。经典的神经网络如:堆叠自编码器(SAE)、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多个深度学习模型在故障诊断领域被提出且运用。
然而,经典深度学习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只考虑样本在空间领域上的依赖,然而大多数故问题往往具有潜在性和连带性,是具有时间效益的,所以,在机床的故障上必须在时间与空间双重域上进行特征提取。循环神经网络在时域上考虑了相关特性,但是难以提取数据长期的依赖特征,记忆能力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对机床主轴故障的诊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对机床主轴故障的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采集数控机床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
步骤200、将以往数控机床所出现的问题故障根据其组成模块及实际故障情况进行具体分类,记M类;
步骤300、对M类故障分别进行故障分析,得出故障出现的原因及进行故障特征提取;
步骤400、对提取的故障特征进行数据预处理,并训练构建序贯检验的长短时记忆循环网络故障模型;
步骤500、对构建出来的序贯检验的长短时记忆循环网络故障模型进行单向特征输入;
步骤600、将各项单向特征的输出结果与理论证据融合,判定出故障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