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hSDH1-1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16171.X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荷琴;张向月;冯鸿杰;师勇强;魏锋;冯自力;赵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82;A01H5/00;A01H6/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信智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7 | 代理人: | 刘静荣 |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黄萎病 抗性 相关 基因 ghsdh1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hSDH1‑1的应用。基因GhSDH1‑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对基因GhSDH1‑1沉默植株接种棉花黄萎病病原菌Vd080孢子悬浮液后,沉默植物表现更感病,通过机理研究发现,沉默植株中胼胝质的合成下降、ROS减少、部分防御基因的下调。转GhSDH1‑1基因拟南芥显示出较强黄萎病抗性。因此,基因GhSDH1‑1与棉花抗黄萎病呈正相关,基因GhSDH1‑1可应用于棉花抗病育种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hSDH1-1的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维管束病害,其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已经成为棉花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尚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由于陆地棉缺乏优异的抗原、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成本高、选择效率低,病原菌变异频繁,导致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育成的多数品种的抗病性较差,一些耐病品种投入生产后抗性丧失快。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重要的代表之一,激素等信号以及生物、非生物胁迫刺激均可诱导植物细胞内H2O2的产生和积累。H2O2在植物面临环境胁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应对逆境、产生抗病防御反应、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参与保卫细胞气孔运动等诸多生理过程。
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酸脱氢酶(SDH)是多亚基酶,结合于线粒体内膜,可将琥珀酸转化为延胡索酸,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有呼吸链电子传递、底物水平磷酸化、促进活性氧产生等。电子传递链的线粒体复合物II(SDH)有助于调节植物应激和防御反应中的局部mROS产生。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拟南芥和水稻中ROS的直接来源,调节植物的发育和应激反应。另外,拟南芥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突变体dsr1和sdhaf2降低了植物对逆境的初始反应,与SA信号通路有关,在植物抗逆境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GhSDH1-1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病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GhSDH1-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