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5061.1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强;吴兆辉;郭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2 | 分类号: | C09J7/22;C09J7/35;C09J7/38;C09J153/02;C09J11/08;C09J123/22;C09J12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1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挤出 涂布热熔胶 防水 卷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第一料筒中的第一螺杆向第一齿轮泵进给第一热熔胶,控制第二料筒中的第二螺杆向第二齿轮泵进给第二热熔胶;控制第一齿轮泵将第一热熔胶进给分配器,控制第二齿轮泵将第二热熔胶进给分配器;控制分配器将第一热熔胶及第二热熔胶分别引流至T型口模内进行交汇,以使第一热熔胶及第二热熔胶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该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其生产工艺的效率较高,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且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且能够解决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由沥青、橡胶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俗称油毡或油毛毡,是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中的重要品种之一。根据主要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防水卷材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淆动;低温下不脆裂),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等。
现有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粘胶层及隔离层,所述基材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通过所述粘胶层连接。现有粘胶层一般为单层结构,较薄,与房屋建筑的结合性不良,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存在窜水的隐患。粘胶层一般是由同种或同体系的胶粘剂涂布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侧面上形成,由于涂布工艺限制,为了使胶粘剂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侧面上均匀平整分布,每次的涂布量都很少,导致要形成较厚的粘胶层,需要多次涂布,每次都要等上一次涂布的胶粘剂干燥成型后才能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涂布次数越多,不同批次防水卷材的粘胶层的差别越大,粘胶层的厚度难以控制。
为了使粘胶层的综合性能更佳,若是采用不同体系的胶粘剂在前一层粘胶层上涂布形成另一层粘胶层的话,由于涂布工艺需要胶粘剂的流动性很好,流动性很好的不同体系的胶粘剂可能会渗入前一层粘胶层内,影响前一层粘胶层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佳且防水效果更好的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的效率较高,能够同时挤出两层不同厚度且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且能够解决不同体系的热熔胶层之间相互粘合时会相互渗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挤出机的第一料筒中的第一螺杆向第一齿轮泵进给第一热熔胶,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第二料筒中的第二螺杆向第二齿轮泵进给第二热熔胶;
控制所述第一齿轮泵将所述第一热熔胶进给所述挤出机的分配器,控制所述第二齿轮泵将所述第二热熔胶进给所述分配器;
控制所述分配器将所述第一热熔胶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分别引流至所述挤出机的T型口模内进行交汇,以使所述第一热熔胶及所述第二热熔胶相互粘合,得到双层热熔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热熔胶位于所述第一热熔胶的上面;
控制所述T型口模将所述双层热熔胶结构挤出至高分子基材层的上面,进行冷却操作后,得到双层共挤出涂布热熔胶防水卷材。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若所述第一热熔胶为SBC体系热熔压敏胶,且所述第二热熔胶为高分子丁基热熔胶,则当所述第一热熔胶及所述第二热熔胶在所述T型口模内进行交汇时,控制所述第一热熔胶的温度为100℃~120℃,且控制所述第二热熔胶的温度为120℃~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桩基础冲刷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灾地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