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3805.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41;H04L12/911;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流量 转发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机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在本申请中,第一芯片针对进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协议解析,得到与所述目标网络流量对应的硬件二层表项;其中,所述硬件二层表项至少包括所述目标网络流量的MAC地址信息、与所述MAC地址信息对应的端口信息;获取所述硬件二层表项并保存为软件二层表项,并按预设周期通过堆叠口将所述软件二层表项同步至第二芯片;基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对所述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转发,使得不支持二层表项跨芯片学习的第二芯片对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转发,克服了低端网络设备存在的芯片硬件设计缺陷,降低了堆叠组网下对网络设备型号要求的门槛及组网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堆叠技术,是指将一台以上的网络设备组合起来共同工作,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的网络技术。在实现时,多台网络设备经过堆叠形成一个堆叠单元。可堆叠的网络设备性能指标中有一个最大可堆叠数的参数,它是指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堆叠的最大网络设备数,代表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端口密度。
堆叠与级联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堆叠可以看作是级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级联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距很远(在媒体许可范围内),而一个堆叠单元内的多台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一般不超过几米;级联一般采用普通端口,而堆叠一般采用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电缆。一般来说,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网络设备可以互相级联,堆叠则不同,需要在可堆叠的同类型网络设备(至少应该是同一厂家的网络设备) 之间进行;级联仅仅是网络设备之间的简单连接,堆叠则是将整个堆叠单元作为一台网络设备来使用,这不但意味着端口密度的增加,而且意味着系统带宽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流量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至少包括支持二层表项创建的第一芯片、不支持二层表项跨芯片学习的第二芯片;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基于堆叠口相连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芯片针对进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协议解析,得到与所述目标网络流量对应的硬件二层表项;其中,所述硬件二层表项至少包括所述目标网络流量的MAC地址信息、与所述MAC地址信息对应的端口信息;
获取所述硬件二层表项并保存为软件二层表项,并按预设周期通过堆叠口将所述软件二层表项同步至第二芯片;
基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对所述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转发。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对所述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转发,包括:
获取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中的端口信息对应属于同一聚合组的第二芯片的聚合成员口;
如果第二芯片为支持网络流量转发的芯片,下发所述软件二层表项至第二芯片的聚合成员口,以使第二芯片对所述目标网络流量进行二层转发。
可选的,还包括:
如果第二芯片为不支持跨芯片网络流量转发的芯片,下发所述软件二层表项至所述聚合组的所有聚合成员口,以由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对所述目标网络流量,分别基于本芯片端口优先转发的二层转发。
可选的,如果第二芯片不存在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中的端口信息对应聚合成员口且第二芯片为不支持网络流量转发的芯片,还包括:
下发所述软件二层表项至所述堆叠口;
当所述目标流量经第二芯片对应的端口进入所述网络设备时,第二芯片基于所述软件二层表项通过所述堆叠口将所述目标流量发送至第一芯片,以由第一芯片对所述目标流量进行二层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3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