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3182.2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辉;周黎旸;宓宏;李行行;童灿辉;王双双;王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高 温热 混合 工质 | ||
1.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1,1,2-四氟乙烷和1,1,1,3,3-五氟丙烷在液相状态下通过微混合器混合,所述微混合器经过辐照改性,所述微混合器为T型或Y型的聚丙烯微混合器,所述辐照改性的步骤为:
(1)将0.05-0.2份三烯丙基(苯基)硅烷,0.2-5份乙烯基二氟-硼烷,100-500份二甲基硅油,50-70℃混合1-5h,得到浸渍液;
(2)将微混合器浸入浸渍液,浸泡1-5h后捞出;
(3)将微混合器在常温下放置10-24h;
(4)将微混合器送入电子辐照经过交联处理;
(5)将微混合器经过滤、干燥、用高压氮气吹扫,得到辐照改性的微混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1,1,2-四氟乙烷和所述1,1,1,3,3-五氟丙烷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80%:2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合器的通道当量直径为10~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微混合器与浸渍液的质量比为1: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辐照交联处理的参数为:电子束流为12-16mA,加速器能量为0.5-0.9Mc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31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