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2680.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韩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源泰龙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B21D55/00;H02K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钢材 铸造 生产 整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涉及高猛铸钢技术领域。该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箱体,支撑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和箱体固定连接,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箱体的一端和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仓,进料仓和箱体内部相通,箱体内部设置有冲压座,冲压座内开设有开口,冲压座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提高刚猛铸钢冲压的效率,有利于增加工作效能,便于增加高猛铸钢的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猛铸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
高猛铸钢生产过程中常会冲压,传统的冲压装置对于高猛铸钢的大小进行了限定,不利于高猛铸钢冲压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刚猛铸钢使用的灵活性;一般使用的热加工对于高猛铸钢加热不均匀,一定程度上会拖慢刚猛铸钢冲压的效率,不利于高猛铸钢的生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整形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箱体,支撑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和箱体固定连接,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箱体的一端和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仓,进料仓和箱体内部相通,箱体内部设置有冲压座,冲压座内开设有开口,冲压座内设置有调节机构,箱体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斜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和箱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箱体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排料管和箱体内部相通,固定板上设置有加热机构,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一侧外壁和支撑腿固定连接,放置板的底部和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清洗机构,箱体的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座、第一滑槽、螺纹杆、第一开口、电机、保护壳、散热孔、第一滑块、第二滑座、第二滑槽、第二开口、第二滑块、第三滑座、第三滑槽、第三开口、第三滑块、移动板、连接杆,冲压座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内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座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第一滑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螺纹杆固定连接,第一滑座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纵向贯穿第一开口并延伸至第一开口的下方,第一滑块和螺纹杆相啮合,第一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冲压座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内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滑座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纵向贯穿第二开口并延伸至第二开口的下方,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连接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和移动板固定连接,冲压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座,第三滑座内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三滑座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纵向贯穿第三开口并和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为空心结构且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为均匀排布,电机位于保护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注水管、第一排水管、阀门、电热组件、电热丝、第一连接管、第一水泵、第二连接管、加热盘管,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注水管,第一注水管和水箱内部相通,水箱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水箱内部相通,第一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源泰龙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源泰龙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脉仿生压渗型三合一双极板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