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视角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388.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恺琳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10;F16M11/1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检测 网络 摄像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视角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腔套设有旋转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旋转板、微型电动伸缩杆、活动座、摄像头、控制器、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输出杆和减速电机,可使装置达到多视角调节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不具备多视角调节的功能,在安装固定后局限性较大,摄像范围难以调节,易出现视角盲区,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视角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是完成图像分解和光电信号转换的器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公众活动和聚集场所的重要部位都安装了人脸摄像设备,现有市场上的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不具备多视角调节的功能,在安装固定后局限性较大,摄像范围难以调节,易出现视角盲区,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视角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具备多视角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不具备多视角调节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视角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腔套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底部与底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部贯穿底框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摄像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与定位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滑轮,所述活动滑轮的底部与底框的接触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旋转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和减速电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的表面设有超远阵列红外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旋转板、微型电动伸缩杆、活动座、摄像头、旋转杆、控制器、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输出杆和减速电机,可使装置达到多视角调节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人脸检测网络摄像机不具备多视角调节的功能,在安装固定后局限性较大,摄像范围难以调节,易出现视角盲区,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2、通过橡胶缓冲垫,能够有效避免装置在安装后出现挤压晃动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通过活动滑轮和滑杆,能够有效避免旋转板在转动时受力不均出现偏移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恺琳,未经陈恺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