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304.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非;董凯;霍跃庆;韩敏;严会会;刘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2;H02H9/04;H02M1/32;H02M1/34;H02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梦龙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电流 启动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适用于需要实现浪涌电压和冲击电流抑制功能的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Vi、钳位电压电路、第一场效应管Q1、缓冲电路。通过缓冲电路对钳位电压Vc的建立斜率进行控制。在整个电路中第一场效应管Q1是功率器件,其他元器件功耗较低,从而效率高。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实现方式使用两套电路实现冲击电流抑制和过压抑制功能,所用元器件多,成本高,可靠性低,本发明的电路所使用的元器件数量少,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内部电源的输入端需要较大容值的电容器用于滤波及掉电维持,这些设备上电启动瞬间会对供电系统带来启动电流的冲击,即冲击电流。冲击电流不但对供电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器件和电路板造成伤害。
传统电路设计中,为了抑制设备上电瞬间线路上的冲击电流,会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增加软启动电路,如图1、图2、图3。图1中,电源输入端使用电感器L,该方法简单,由于电感器体积、重量等限制,适用于小功率电路;图2中,电源输入端使用热敏电阻NTC,该型电路正常工作损耗较大;图3中,使用继电器和电阻组合,电阻在继电器未导通时功耗大,继电器亦为有寿元器件,不能用于安全性等级高的场合。
在某些应用领域,供电系统的汇流条上会产生超过电源正常工作范围以外的过电压浪涌,为了满足电子设备电源的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各项要求,须在电子设备电源的前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既能实现冲击电流的抑制,也可实现过压的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集冲击电流抑制和过压抑制为一体,解决了传统保护方式中启动电路功耗大、效率低、体积大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电子设备供电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钳位电压电路和缓冲电路,输入端Vi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漏极相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缓冲电路输出相连接;钳位电压电路的输出与缓冲电路输入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以钳位电压电路输出的钳位电压Vc控制场效应管Q1的栅极,以实现场效应管Q1输出电压的钳位,进而实现浪涌电压的抑制功能;通过缓冲电路控制钳位电压Vc建立的斜率,实现冲击电流的抑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所述缓冲电路为可以使钳位电压Vc建立的斜率受控的电路,包括但不限于,RC缓冲、数字电位器、其他一切可以用于控制电压建立斜率的模拟、数字电路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钳位电压Vc经过缓冲电路改变其电压建立斜率,使第一场效应管Q1进入米勒平台,实现冲击电流抑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钳位电压Vc经过缓冲电路后,第一场效应管Q1导通,过压浪涌发生时,钳位电压Vc将第一场效应管Q1的输出电压钳位在固定电压,实现过压浪涌抑制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所述缓冲电路为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电阻R1为缓冲电路输入端,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的连接点为缓冲电路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缓冲电路由电阻R1与电容C1串联组成,所述电阻R1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整个电路中第一场效应管Q1是功率器件,其他元器件功耗较低,从而效率高。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实现方式使用两套电路实现冲击电流抑制和过压抑制功能,所用元器件多,成本高,可靠性低,本发明的电路所使用的元器件数量少,成本低,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配件加工码垛装置
- 下一篇: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