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2140.7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0727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度量 地震 数据 重复性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属于油田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先将开始数据和监控数据作差得到差数据,再利用凯泽窗希尔伯特算子分别得到开始数据、监控数据和差数据对应的凯泽窗希尔伯特道数据,进而得到地震数据的包络数据,利用包络数据计算包络和,并得到包络特征可重复性因子,最终确定截断门槛值,利用该截断门槛值将包络特征可重复性因子转化为包络特征可重复性指示因子,这样,能够根据取值为0或1的包络特征可重复性指示因子,直观地度量地震数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维地震数据可重复性度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时移地震技术是一种地震勘探技术,即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区域激发人工地震,并利用监测仪器,按相同的观测方式进行重复性观测以获取地震数据,最后利用获取到的地震数据研究油气藏的动态变化。
从理论上讲,地震数据包括与油气藏的动态性质相关的数据和与油气藏的静态性质相关的数据,动态性质指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性质,在不同时刻下的值通常是不一样的,静态性质指基本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性质,在不同时刻下的值通常是一样的。例如:动态性质可以包括流体的饱和度、压力和温度,静态性质可以包括地层构造和岩性。对在不同时间获取到的地震数据进行一定处理,使与油气藏的静态性质相关的数据具有可重复性,保留与油气藏的动态性质相关的数据的差异性,这样,将之后得到的地震数据与最开始得到的地震数据作差,得到的差数据能反应油气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但在实际中,时移地震数据的采集是间隔性的,很难保证在不同时间下的采集条件能完全一致,而采集条件的变化会对地震数据产生很多干扰,导致在不同时间获取到的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差,这样就难以准确地得到油气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来改善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计算两期地震数据的相干性估计值的方法,来度量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相干性估计值越大,说明两期地震数据的相似程度越高,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越好。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方法只能定性度量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对地震数据可重复性好和差的区分界限比较模糊,难以直观地度量地震数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能够直观地度量时移地震数据的可重复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开始数据Bi,j和监控数据Mi,j,计算差数据Di,j,i是地震道的顺序号,i=1,2,…,I,I是地震道的总数,j是时间样点的顺序号,j=1,2,…,J,J是时间样点的总数,所述开始数据Bi,j为第一次观测时获取到的地震数据,所述监控数据Mi,j为后续观测时获取到的地震数据;
步骤2,利用凯泽窗希尔伯特算子,对所述开始数据Bi,j、所述监控数据Mi,j和所述差数据Di,j进行变换,分别得到所述开始数据的凯泽窗希尔伯特道数据Ui,j、所述监控数据的凯泽窗希尔伯特道数据Vi,j和所述差数据的凯泽窗希尔伯特道数据W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感微纳卫星系统
- 下一篇:药房空间占用比例鉴定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