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1855.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温顺达;胡震东;齐山贺;刘倩;吴晓光;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0 | 分类号: | F16C7/00;F16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金属 接头 连接 结构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材料杆件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
所述金属接头为空心结构,包括:
端头连接部,所述端头连接部用于实现吊挂操作;
筒形阶梯连接区,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为二级阶梯筒形结构,用于实现与复合材料杆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包括第一外径部分和第二外径部分,第一外径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二外径部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径部分的外表面为平台连接区,所述平台连接区用于实现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进行贴合;所述第二外径部分为承压阻挡板,所述承压阻挡板与贴合在所述平台连接区上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对接,所述承压阻挡板的外表面为弧形连接区,所述弧形连接区用于实现与复合材料中空外筒进行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上设有多个防自转/滑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区包括平直区域和弧形区域,所述平直区域靠近端头连接部设置,外径不变;所述弧形区域靠近贴合在所述平台连接区上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设置,所述弧形区域沿着朝向复合材料中空内筒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进行毛化处理,以增大与复合材料杆件的粘接力。
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步骤1:制备成型金属接头;
步骤2:通过芯模,铺覆复合材料中空内筒铺层,进而预固化成型;
步骤3:将预固化成型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贴合于金属接头的平台连接区;
步骤4:以复合材料中空内筒与金属接头的平台连接区贴合后产品为模具,铺覆复合材料中空外筒铺层,铺覆完成后,整个筒段一起共固化,形成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平行于轴向的0°方向铺覆复合材料中空内筒铺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弧形连接区的平直区域,复合材料中空外筒铺层以平行于轴向的0°方向铺覆;在弧形连接区的弧形区域,复合材料中空外筒铺层额外增加90°方向铺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中,铺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缠绕、手工铺贴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8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