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1382.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成;张卫东;杨兆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2 | 分类号: | F23G5/32;F23G5/44;F23J7/00;F23J15/02;F27B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040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废物 焚烧 系统 回转 窑内 脱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入窑焚烧的危险废物中加入一定比例剂量的脱硫剂,拌合均匀,进入回转窑焚烧,控制回转窑窑温及废物停留时间,反应完全后,脱硫反应产物随炉渣一起排出系统,烟气达标排放。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的脱硫剂便宜、易取材,无需增加额外的脱硫装置,能处置硫含量高于焚烧系统进料限值的危险废物,保证烟气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高温焚烧处置作为危险废物处置的一种重要工艺,已在国内成熟运用。由于工艺设备及烟气排放指标限制,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对处理的危险废物的S、Cl含量有严格要求,一般S含量不超过2%,Cl含量不超过1%,超过这个标准则配套的后端烟气处理系统无法满足要求,导致设备腐蚀加剧、烟气超标排放。但作为集中式的综合类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收集的废物种类繁多,废物成分也千差万别,配伍难度较大,特别针对大宗量的高S含量废物,依靠系统前端预处理阶段的混合配伍和系统后端的烟气处理根本无法应对,为解决类似S含量稍高的废物,设计在焚烧处置段进行窑内脱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硫方法,该方法能在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除废物中的部分S,减轻后端烟气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回转窑内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硫含量高于焚烧进料限值的危险废物中加入一定比例剂量的脱硫剂,拌合均匀,进入回转窑焚烧,控制回转窑窑温及废物停留时间,反应完全后,脱硫反应产物随炉渣一起排出系统,烟气达标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硫含量高于焚烧进料限值的危险废物为硫含量在2%—5%之间的危险废物。
作为优选,所述脱硫剂为石灰石籽料;所述脱硫剂的粒径为5—15mm;所述脱硫剂中的CaCO3含量大于80%;所述脱硫剂的加入量占危险废物量的10%—15%。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窑窑温为830—850℃。
作为优选,所述废物停留时间为55—65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排出系统是经过窑尾除渣机和锅炉底部出灰机排出。
所述烟气达标排放为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
经过850℃左右的高温焚烧,废物中的S反应产生SO2,掺入物料中的石灰石在回转窑中受热分解产生CaO,CaO和SO2在炉内接触反应,生成CaSO4,生成的CaSO4随炉渣一起排出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源头脱硫,减少设备腐蚀,使烟气达标排放。
(2)可使焚烧系统处置S含量高于进料限值的危险废物,提高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适应性。
(3)使用到的物料易取、便宜,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以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待处置的含氰废渣为处理对象,设计焚烧处置能力为30t/d,废渣成分:总氰=831mg/kg,总硫=4.303mg/kg,总氯=0.122mg/kg,热值=2338ca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