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误触屏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1067.1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4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竹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6 | 代理人: | 陈龙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误触 屏幕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屏幕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在车辆内触控屏的靠近驾驶位一侧的周边区域设置感应器件,其中方法包括:控制感应器件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触控屏周边感应区域的遮挡信号;若感应器件检测到作用于触控屏周边感应区域的遮挡信号,则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若检测到作用于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判断触控操作是否作用于有效触碰区域内;若触控操作作用于有效触碰区域内,则执行触控操作对应的指令;若触控操作未作用于有效触碰区域内,则禁止执行触控操作对应的指令。通过本公开的处理方案,提高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屏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多款车型中控区域实现了从收音机到3.3寸屏甚至更大尺寸的迭代,由于需要显示的信息越来越多,中控大屏在未来必然会成为趋势,同时为了取代传统的物理按键,中控大屏也是目前的一种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中控屏幕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如部分中控屏幕支持下载游戏和娱乐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的功能,若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操作,会造成驾驶者在汽车行进途中受其影响,分散注意力,而现有技术方案操作复杂,且无法判断出是否为驾驶侧进行的操作,适用于手机等终端车机系统,无法适用于中控屏幕。
可见,现有的防误触屏幕方法存在无法适应性地处理驾驶行为中的触控操作,事故预防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防误触屏幕方法,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屏幕方法,在车辆内触控屏的靠近驾驶位一侧的周边区域设置感应器件,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感应器件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触控屏周边对应的感应区域的遮挡信号;
若所述感应器件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控屏周边对应的感应区域的遮挡信号,则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
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判断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作用于所述有效触碰区域内,其中,所述有效触控区域为所述触控屏的全部触控区域内预先标记的部分区域;
若所述触控操作作用于所述有效触碰区域内,则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指令;
若所述触控操作未作用于所述有效触碰区域内,则禁止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指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触控屏的全部触碰区域包括多个不同的有效触碰区域,每个有效触碰区域对应的有效触碰动作不同;
所述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判断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作用于所述有效触碰区域内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有效触控区域;
判断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作用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有效触碰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感应器件包括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相邻设置,且所述感应区域位于所述发射单元到所述接收单元之间的光路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若所述感应器件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车辆触摸屏周边区域的遮挡信号,则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感应器件感应到遮挡信号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感应器件感应到遮挡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进行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
若所述感应器件感应到遮挡信号的次数小于预设阈值,则不进行检测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