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10333.9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向阳;冀利民;张振业;王卓;亢春鸽;梁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利民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生态 护坡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具体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固定基层、上下浇筑层、加固层和三维网垫;上下浇筑层包括基板、第一钢板桩、固定基层容纳槽、浇筑腔和隔离网板,所述第一钢板桩固定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固定基层容纳槽设置于基板底端面上,所述浇筑腔一端设有浇筑口,所述浇筑腔设置于固定基层容纳槽顶部且顶端贯穿基板顶部表面。本发明通过采用泡沫混凝土通过浇筑口灌入浇筑腔内,泡沫混凝土进入浇筑腔内后能够上下分流,分别渗入固定基层和颗粒加固层内,并且同时将三维网垫覆盖固定,整个上下浇筑层不仅能够用于护坡的固定结构,还用作浇筑模具,无需另外使用模具进行定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具体涉及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现阶段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缺水。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保护、 利用和开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控制水流量,人工配置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边坡被冲刷,导致河岸崩塌,对农作物或建筑物造成安全威胁,因此,做好防坡防护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种植植被,利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美化环境。生态护坡应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护坡技术利用植物自身的功能保护水土,保护护坡。植被的深根具有锚固作用,而浅根对水土具有加固作用。此外,植被保护还能够减少土壤孔隙和截留降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降雨在坡面上的溅蚀,减少了土壤颗粒的损失,保护了坡面原有的结构,减轻了水土流失;然而,这种方法不适合长期浸泡区域。
近年来,岩土材料复合种植技术受到公众的欢迎,可选用钢丝网和砾石复合种植基地作为护坡材料,镀锌或喷涂砂砾网架、肥料网架和一些种植土壤是钢丝网和砂砾复合种植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材料能够承受较大的河道流速,抗冲刷,保护边坡的生态完整性,弥补现浇混凝土护坡的不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整个护坡需要一层一层的铺设,并且在每一层加工时,需要与加工好的下一层精准配合,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精力以及很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从而导致护坡的施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采用泡沫混凝土通过浇筑口灌入浇筑腔内,泡沫混凝土进入浇筑腔内后能够上下分流,分别渗入固定基层和颗粒加固层内,并且同时将三维网垫覆盖固定,整个上下浇筑层不仅能够用于护坡的固定结构,还用作浇筑模具,无需另外使用模具进行定型,上下浇筑层固定时能够将固定基层罩住,防止石子和砾石随意洒落,加固层铺设在上下浇筑层顶部,并且通过第二钢板桩插入通孔内实现加固层的精准定位,固定基层、上下浇筑层和加固层三者固定和定位都非常方便,不需要很专业的人士施工,施工难度降低很多,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固定基层、上下浇筑层、加固层和三维网垫;
上下浇筑层包括基板、第一钢板桩、固定基层容纳槽、浇筑腔和隔离网板,所述第一钢板桩固定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固定基层容纳槽设置于基板底端面上,所述浇筑腔一端设有浇筑口,所述浇筑腔设置于固定基层容纳槽顶部且顶端贯穿基板顶部表面,所述浇筑腔与固定基层容纳槽之间通过隔离网板隔开;
加固层由多个网格单元组成,且每个网格单元包括内管、外管、支撑杆、支撑网板、泥土层和颗粒加固层,所述内管设置于外管内部且通过支撑杆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网板固定设置于内管内腔底部,所述颗粒加固层放置于支撑网板顶部对应的内管内腔内,所述泥土层铺设于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固定基层由石子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加固层具体为砾石,所述颗粒加固层顶端高出网格单元顶端面,且顶端面设置为球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利民,未经冀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