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防外照辐射的车辆驾驶室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0081.X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纬;智丙辉;张秀伟;李世熙;赵伟;潘文杰;范一鹤;侯纯;谢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G21F7/00 |
| 代理公司: | 31258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玻璃 车辆驾驶室 驾驶室本体 底防护板 后防护板 前防护板 辐射 车辆底盘大梁 核辐射 安全作业 车辆底盘 防护结构 分体安装 使用空间 有效解决 右防护板 左防护板 车辆厢 防护板 防护架 驾驶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防外照辐射的车辆驾驶室,包括车辆底盘大梁、车辆底盘前防护架、车辆厢体和驾驶室本体,还包括前防护板、前防护玻璃、左防护板、左防护玻璃、右防护板、右防护玻璃、顶防护板、底防护板和后防护板,其中的前防护板、底防护板和后防护板中至少一方是与驾驶室本体分体安装。本发明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分体防护结构,不仅可实现更高的防外照辐射的效果,而且本发明所述驾驶室还具有使用空间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可有效解决需要在高核辐射区内进行争分夺秒安全作业的车辆驾驶室的防外照辐射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能防外照辐射的车辆驾驶室,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其中:α射线是氦核,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α和β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但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当车辆进入核辐射区时,必须要有自身的安全防护。目前,针对车辆驾驶室内人员的核辐射防护分为针对α射线的内照射防护和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针对α射线的内照射防护一般是通过改装车辆驾驶室以提升密闭性,以及在驾驶室内配备核级集中防护系统,以对室外污染空气进行过滤和吸附处理,使洁净空气送入室内,同时确保室内达到相对正压,从而保证防护室内人员的安全,另外,通过配置空呼系统,必要时,防护仓内人员佩戴密闭、正压面罩均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而目前针对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是在驾驶室内用屏蔽材料制作一个六面体防护仓,驾驶员及相关人员均位于该六面体防护仓内。由于驾驶室自身有承载极限,如一般驾驶室去除人员,额外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500kg,以致局限了设在驾驶室内的六面体防护仓的重量,导致制作六面体防护仓的屏蔽铅板的厚度最大只能为4mm。若车辆面临的γ辐射剂量率为100mSv/h,选取核设施典型核素Cs-137(0.661MeV)进行计算,4mm厚度的铅板对γ辐射的衰减率为65%,也就是说,由4mm厚度的铅板制作的六面体防护仓内的辐射剂量率将衰减为65mSv/h,根据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职业照射水平剂量为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大于50mSv,现有六面体防护仓内人员在100mSv/h核辐射区最多呆46min即达到最大剂量值,就必须要离开事故现场,更何况,高核辐射区的γ射线的辐射剂量率最高可达1000mSv/h,那就意味着现有六面体防护仓内人员最多只有4.6分钟的安全时间,根本不能满足在核辐射区进行救援等作业需求;另外,由于现有六面体防护仓是设置在驾驶室内,因局限于驾驶室自身空间和承载限制,导致现有六面体防护仓内空间也非常狭小,使用和操作十分不方便。因此,当前急需解决需要在高核辐射区内进行救援等作业车辆的驾驶室防外照辐射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外照辐射的车辆驾驶室,以满足需要在核辐射区内进行救援等作业车辆的安全防护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防外照辐射的车辆驾驶室,包括车辆底盘大梁、车辆底盘前防护架、车辆厢体和驾驶室本体,还包括前防护板、前防护玻璃、左防护板、左防护玻璃、右防护板、右防护玻璃、顶防护板、底防护板和后防护板,其中的前防护板、底防护板和后防护板中至少一方是与驾驶室本体分体安装。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前防护板通过车辆底盘前防护架固定在驾驶室本体的前方,所述车辆底盘前防护架与车辆底盘大梁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前防护玻璃通过前固定框架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的前方视窗玻璃的内侧或外侧。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左防护板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的左侧门的内侧或外侧。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右防护板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的右侧门的内侧或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