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增强剂、酶促化学发光底物及制备方法与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09873.5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记有;任凯瑜;周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1/82 | 分类号: | C07D311/82;C09K11/07;G01N21/64;C12Q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双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增强 化学 制备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发光增强剂、酶促化学发光底物及制备方法与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1,2‑二氧杂丁烷化合物发光作用的发光增强剂包括荧光剂与改性PEG偶联的化合物,荧光剂与AMP偶联的化合物,或,荧光剂与Tris偶联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发光增强剂不仅能提高1,2‑二氧杂丁烷化合物底物液的稳定性,还可以显著改善底物液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增强剂、酶促化学发光底物及制备方法与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居民医疗保健、未病先治意识不断的提高,体外诊断行业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要求更高,如何更快速、更高效、更灵敏、更便宜地进行疾病检测成为这个行业重要课题。体外诊断行业的检测技术从大方法学的分类方式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等,其中以免疫诊断占比最高,故免疫诊断领域依然是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且有前景的诊断方法学。
免疫诊断从最初的放射免疫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逐渐发展为现在的酶联免疫、胶体金、乳胶比浊、荧光免疫和化学发光等多种技术并存,而化学发光由于其高效灵敏且适合高通量易于自动化普及的优势而发展迅速,并在未来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强劲的市场前景。
化学发光是指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通过化学反应生产一种激发态的产物,在其回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转变为光子,从而产生发光现象。化学发光按照标记方式又可分为吖啶酯标记化学发光、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化学发光和碱性磷酸酶酶促化学发光等。常用的发光物质包括鲁米诺、吖啶酯、AMPPD(1,2-二氧环已烷衍生物)等。其中,碱性磷酸酶-AMPPD发光体系是目前最重要、最灵敏的一类发光体系,然而发光强度有待改善。
目前,一类AMPPD底物液优化技术主要是在AMPPD的骨架上的某些位置进行特殊官能团优化,从而改变分子在磷水解后的稳定性来获得想要的发光效率、发光时间及量子产率等。其主要的技术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原AMPPD骨架上增加一些亲电基团或亲核基团或改变相应的位置,从而改变整个分子结构的电子分布,从而改变其结构稳定性、发光效率、发光时间、量子产率等;另一方面是通过化学技术将发光增强物质连接到骨架分子上,该技术弥补了原有技术中发光增强物质的溶剂作用及胶束延迟效应等,大大减少光子传递过程的损失,从而提高发光效率缩短平台期等。
另一类AMPPD底物液优化技术主要是加入各种特殊支链或特殊官能团组合、亲疏水性结构单元组合的季铵盐季膦盐的表面活性剂,以此来形成可控稳定性或可控光激发的底物胶束环境,该类物质固然能够对发光信号值有所提升,但是相对经济易得的CTAC或CTAB来说,其信号增加幅度还是有限的,且这些物质不易获取,还可能需要专门的定制,不利于规模化。
此外,上述优化技术中,AMPPD底物液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或发光速率或量子产率有一定的此消彼长性质,如何综合两者来达到最佳平衡需要更多的摸索。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二氧杂丁烷化合物发光作用的发光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发光增强剂生产困难,成本高,及稳定性与发光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1,2-二氧杂丁烷化合物发光作用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碱性磷酸酶的酶促化学发光底物以及试剂盒。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2-二氧杂丁烷化合物发光作用的发光增强剂,所述发光增强剂包括荧光剂与改性PEG偶联的化合物,荧光剂与AMP偶联的化合物,或,荧光剂与Tris偶联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增强剂包括荧光剂与改性PEG偶联的化合物,荧光剂与AMP偶联的化合物,以及,荧光剂与Tris偶联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9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烷氧基聚醚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