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8813.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家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家恩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405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数据 远程 智能化 医疗 安全 服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包括智能化病房、管理服务器、第一智能通知端、第二智能通知端、人体芯片和互联网模块,智能化病房包括智能环境监控服务群组和医疗设备监控服务群组,智能环境监控服务群组中包含灯光监控组件、温度监控组件、烟雾监控组件、摄像头监控组件,医疗设备监控服务群组中包含供氧设备监控组件、呼吸设备监控组件、心电图设备监控组件,管理服务器中包括信号接收组件、中央处理器、自动预警模块,且自动预警模块通过互联网模块连接有第一智能通知端和第二智能通知端。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确保病房的安全使用及病房内病人的安全,即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较为迅猛,且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方便和安全,在传统针对医院病房的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对医院病房进行巡查来实现,通过医护人员巡查的方式来对医院病房进行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过程繁琐、管理成本较高、因管理疏忽而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为此,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远程智能化医疗安全服务系统,包括智能化病房、管理服务器、第一智能通知端、第二智能通知端、人体芯片和互联网模块,所述智能化病房与管理服务器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智能化病房包括智能环境监控服务群组和医疗设备监控服务群组,所述智能环境监控服务群组中包含灯光监控组件、温度监控组件、烟雾监控组件、摄像头监控组件,所述医疗设备监控服务群组中包含供氧设备监控组件、呼吸设备监控组件、心电图设备监控组件,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包括信号接收组件、中央处理器、自动预警模块,所述信号接收组件接收智能化病房中智能环境监控服务群组和医疗设备监控服务群组在运行过程中所传递的信号,且所述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人体芯片的射频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信号接收组件及自动预警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自动预警模块电性连接有自动报警组件,且所述自动预警模块通过互联网模块连接有第一智能通知端和第二智能通知端。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设在医院的中控室。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中还包括信息储存模块,所述信息储存模块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动报警组件为蜂鸣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且所述自动报警组件安装在医院的护士站、设备维护站及保安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智能通知端为PC端,所述第一智能通知端上安装有智能报警系统,且所述第一智能通知端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能够自动回到其桌面并显示警告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二智能通知端为安装有智能报警APP的手机,所述第二智能通知端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能够在其界面上显示警告信号。
优选的,所述人体芯片外部裹附有硅胶并植入在患者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家恩,未经谢家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